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朝香杨子宸何黎何丽娜张冰清文/摄
医院看病安全吗?想检查、手术,预约得上吗?
昨日,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杭州10医院,除了浙大一院、浙大二院稍忙些,医院都比较空。
进院过三关
有病还是要抓紧看
3月6日下午2时,钱报记者前往浙江大医院庆春院区,发现等候医院门口排到了庆春路与新华路交叉路口,拥堵状况与疫情发生前几乎差不多。
进入门诊大厅,虽没有到挤挤挨挨的程度,但整体感觉一如往常:自助机和取药窗口依旧需要排队等候,只是队伍略短,人与人注意作了间隔;上行下行电梯依旧几乎站满了人,只是尽量地拉开了些距离……
医院的患者一样,记者也先过三关:出示健康码,绿码才可以进入;设有体温监测点,有发烧进入其他通道;填写流行病学史,且马上酒精洗手。
就诊等候区外的椅子,也几乎坐满了人。59岁的王阿姨家住高银巷,年前体检发现尿蛋白有两个+号,一直想来浙大一院肾内科求诊,但犹豫着疫情影响拖到了今天。“医院,发现人竟然还是不少。医院的防控管理也做得很细,让我完全放下心来,该看的病还真得抓紧看。”
浙大二院客户服务中心叶主任告诉钱报记者,目前解放路和滨江院区加起来一天的门诊量在左右,大约是以前的一半不到,眼科、骨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神内神外等优势科室门诊量比较多。
相对来看,医院、医院、浙大儿院比较空。3月6日下午2点多,在医院,曾经乌泱泱的门诊大厅,只有几十个人。
往年的这个时候,儿科连普通门诊都爆满,但记者当下看到的则是,电子叫号屏上最大的号才显示50多,门口的护士表示,现场挂号很快就能看上。
一位相熟的外科医生告诉记者,他最近一次门诊,半天只看了5个病人,而年后第一次门诊比这还“惨”,半天只看了一个。
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弋坦言:“现在的接诊量只有平时的1/4,但已经在慢慢回升。”
王主任提醒大家,少出门防疫很好,但身体出现不适时还是需要及时就医,最近他们收治了好几例患者都因耽误治疗而危及性命。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恶心、呕吐以为是小问题,不料2天后高烧至40℃,医院治疗,检查结果是尿路梗阻没及时治疗引发了败血症。
带孩子去浙大儿院看过病的宝爸宝妈都知道,停车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但这段时间去浙大儿院滨江院区看病,车位完全不用愁。
周五下午,医院停车场还剩1/3左右的空位,整个门诊大厅也是空空荡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门诊量是平时1/3左右,发热门诊的患者较少,内分泌科、消化科等专科门诊患者有所回升。
忍着没手术
70岁阿姨一度心脏骤停
浙江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朱越锋上周做了5台手术,“预约的患者有90多位。”
朱越锋说,很多患者都是年前都要手术的,因为疫情,一等再等。
“有位80多岁的老先生,是颈动脉狭窄,本来是年前手术的,等了一个多月。前段时间,在家出现了头晕和短暂晕倒的情况,比较危急,来手术的时候,是90%的狭窄,随时可能中风。”
还有一位70多岁的女患者,下肢动脉堵塞。
“一直拖着,想着疫情期间,医院,一忍再忍,最后来的时候,脚趾已经烂了,还出现了心脏骤停。”
手术、住院大多已恢复
补牙还要再等等
据悉,医院手术、住院已恢复,但还有很多患者因为顾虑选择延期手术。医院日间医疗中心护士长张燕萍介绍,目前日间手术最多的是眼科、肠镜、整形等方面,“我们现在做手术前,都会对患者做流行病学调差,增加肺部CT为术前必查项目。”
浙江医院口腔科主任蒋训达说:“病人的需求很多,但为了保证安全起见,我们暂时只能满足部分,像洗牙、复杂的补牙、镶牙等服务还需要再等等,因为这些诊疗过程中会产生飞沫,就是所谓的气溶胶,还好解释后大家都很理解。”
因为口腔科诊疗的特殊性,恢复服务过程中也增加了一些特别的保障,比如每位患者在治疗前都会医生配制的药水先进行口腔消毒、前一个患者治疗结束得间隔10~15分钟对牙椅及各种设备清洗消毒等。
在蒋主任看来,这些防护措施都非常好,尤其是患者诊前进行口腔消毒这一项,有望今后能保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