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张先生,刚过46岁生日,半只脚踏进“知命之年”。
民间俗语常说,“50岁是道坎”,此话或有一定道理。步入该阶段,身体素质逐渐走向“下坡路”,“老年病”接踵而至。相关数据调查显示,45-50岁中老年群体往往在疾病边缘反复横跳,如果能够预先夯实基底,或能安享晚年;反之,会饱受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折磨。
张先生深知上述道理,40岁以后便开始将着重点放在养生健身上,坚持健康饮食、不喝酒不抽烟,甚至每周都会抽出4~5天时间进行科学有氧训练。
有付出,自然就有回报,6年来,张先生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偶尔体检,不管是血糖、血脂,还是血压、血常规都在理想范围内。
张先生不仅生活规律,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他是某家设计公司“王牌”,方案备受客户好评。半年前,公司签署一项大型合同,指名张先生担当大任,他每天早起晚睡,持续改方案,每每都要熬到凌晨才能安然入睡。
某天与客户对接路上,张先生突然感觉胸前区疼痛,心脏跳动异常、窒息感强烈。所幸附近有家药店,他立即强忍不适,购买速效救心丸服下,一段时间后,异常症状缓解。
但张先生并未因此放下戒心,医院检查,造影显示,右侧冠状动脉呈现出重度狭窄情况,属于早发冠心病。医生建议其办理住院手续,以观后效。但他考虑到目前方案对接正处于紧张阶段,不能“独善其身”,便要求医生开具相关药物,进行控制。
医生劝阻无用,只能用降血脂药物,搭配抗凝血药物,来帮助张先生暂时稳定病情。此外,医生特别叮嘱他,高强度运动要适量减少,还要定期复查血脂与肝功。
回到家后,张先生按时服药,病情在一个月内很快得到控制。他自认为,平常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坚持运动6年有余,身体底子肯定不错,之前发病也只是因为暂时性作息不规律导致,便自作主张中止复查,仍然沿袭以前生活习惯,把医生嘱托抛之脑后。
半年后,张先生公司组织团建,他也“随波逐流”,与同事推杯换盏,好不得意。次日上午酒醒后,他又约同事一起打篮球联络情谊。
没想到,刚上场半小时,变故陡生。张先生再次出现心前区、胸前区疼痛,即使是原地休息也不曾缓解。医院,他被确诊急性心梗,血清脂蛋白a远超出正常范围6倍有余,高达mg/L。
为什么规律生活,仍然难逃急性心梗“魔爪”?
临床数据研究证实,部分冠心病,如早发冠心病诱发因素,与生活方式并无关联,而与血清脂蛋白a存在密切联系。
换句话说,血清脂蛋白a数值异常,独立于冠心病常见诱因之外。也就是说,部分患者虽然健康生活,无血管疾病,只要触发血清脂蛋白a指标“爆表”因素,就会“一步到位”,直接诱发冠心病。张先生此前得病历程,基本与上述所言别无二致。
事实上,血清脂蛋白a指标升高与否,基因多样性起决定性作用。通俗来讲,某些群体从出生起,血清脂蛋白a就略高于正常值,在危险边缘试探。稍微不注意,指标便会水涨船高,损伤血管,引起早发冠心病。
也就是说,血清脂蛋白a数值偏高,存在家族遗传因素,其中痛苦,或许只有张先生之流才能理解。
血清脂蛋白a升高,要如何降回正常范围?
通过前文,能够得知,后天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坚持运动,无法更改血清脂蛋白a先天数值偏高既定事实。因此,想要通过物理因素将数值回归正常范围,并不可取,或要通过药物控制才能达到。
目前来说,无论是他汀类降脂药物,还是贝特类药物,都无法起到降低血清脂蛋白a数值功效,烟酸类药物虽然可以降低20%脂蛋白a,但其副作用危害性极大,已经被医学界“束之高阁”。还有一类降脂针剂,通过控制胆固醇浓度来降血脂,预防冠心病,它对血清脂蛋白a降幅也仅有20%。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目前针对遗传性血清脂蛋白a升高,暂无特效药。不过也不必太过灰心,我国医疗科学界靶向针剂研究开展已经如火如荼,已经迈入临床二期试验阶段,降幅高达90%,对早发型冠心病有显著疗效,大家或可拭目以待。
#健康科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