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愈白癜风 https://cm.39.net/bjzkhbzy/240523/x4paia1.html在《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舞台上,来自沈阳的数学老师王十七总是穿着件大马甲,马甲之下是他的“生命之源”——人工心脏的电池,他之所以起名叫“王十七”,是因为他从28岁确认为扩张性心肌病之后,足足等了17年,才等来了这颗人工心脏,除此之外,他只能等待心脏移植,而显然,心脏移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王十七在脱口秀中调侃说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心不慌”,因为自己是没有心跳的,那什么是人工心脏?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王十七
人工心脏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概念,但起搏器、除颤仪、搭桥手术等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为很多人所知,实际上这些技术的发明距今不到百年历史。在更早以前,心脏被视为人体中的神圣之地,别说是手术的禁区,人工心脏更是不可接受的想象。在《心脏简史》这本书里,美国长岛犹太医疗中心心脏衰竭项目的负责人桑迪普·乔哈尔(SandeepJauhar)结合当下常见的心脏疾病及治疗方法,为读者娓娓道人类是如何对抗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疾病,又是如何发明了离合器、人工心肺机、起搏器等治疗设备的。
像乔哈尔医生这样的心脏外科医生可以被称为“开心人”,但促使他们走上这条道路的,往往是因为一些“心痛事”,乔哈尔医生的祖父在57岁的时候就突然心脏病去世,外祖父在83岁时也死于心脏骤停,他的母亲同样是在突发心脏病后死于心室纤颤,甚至连他自己也被诊断出心脏动脉狭窄和斑块,家人及自身的经历促使乔哈尔想要揭开心脏的秘密,为拯救更多患者而不断钻研。
心,一直是人体中一个特别的器官。古今中外,一说到“心”,人们总会联想到爱、勇气、欲望或者野心,在中文中,跟“心”有关的词语和表达不胜枚举:心如刀绞、伤心欲绝、心急如焚、刻骨铭心、心花怒放、心心相印……
抛开这些象征意义,心脏作为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同样非常特别:早在胚胎发育的第三周,心脏就开始了第一次跳动,那时血液系统还尚未成型,自此之后,它每分钟至少搏动60次,每小时次,每年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概要搏动30亿次;在成年人的体内,心脏每分钟可以泵出5升左右的血液,一天要向身体各部位输送超过升血液。正因如此,心脏无比重要、不可替代,一旦心脏病发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人体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
但是在20世纪之前,不同文化下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心脏主宰着我们的思想,是身体中神圣的所在,想要干预或修补心脏的想法非常危险,是异端邪说。直到现代医学的先驱们开始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开始有了血液循环的概念,心脏疾病才开始有了治愈的希望。
01那些守护心脏的“疯子们”
在阅读《心脏简史》的过程中,我总是有一种感觉:这短短的一部历史几乎都是靠着无数疯狂的医生们在推动着前进的,他们不为世俗束缚,敢于打破常规,不再将心脏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而是用实验来研究心脏的生理机能,甚至不惜向自己开刀。沃纳·福斯曼就是这样的人。
年5月的一个炎热的下午,一直对心脏导管感兴趣的福斯曼不顾上级和同事的反对,终于向自己“开了刀”。他将自己的左臂切开,将橡胶囊导管从肘前静脉放进去试图传到心脏,结果第一次失败了,他换了一根更长的导管再次尝试,并成功拍到了一张照片,显示导管沿着上臂进入了右心房,此时的福斯曼已经脸色惨白,床单上浸满了血。这篇论文横扫了全世界的新闻头条,却让福斯曼被整个医学界群嘲,医院解雇。
直到十年后,另外两位科学家基于福斯曼的技术发明了球囊导管,才真正开启了心脏导管术的历史,冠状造影、支架等的研究得以不断衍生出来,无数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才有了治愈的希望。在福斯曼那个疯狂的实验过去了30年后,他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但那时的他早已远离了心脏研究,只是一个小镇上的私人执业医师。正因为福斯曼的野心勃勃和一意孤行,现在的心脏病学才会进入当今的时代,但令人扼腕的是,在拿到诺奖之前,他的人生却因为这最大的贡献被彻底埋葬,而在获奖的20年后,他死于心脏病发。
像福斯曼这样的先驱在《心脏简史》中比比皆是,正是他们的“疯狂”和“妄想”为无数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不然我们也无法在舞台上听到王十七讲脱口秀。这让我想到《打开一颗心》这本书,作者斯蒂夫·韦斯塔比(StephenWestaby)同样是一位非常疯狂的外科医生,他在执业生涯中曾经做过台手术,治疗过无数疑难杂症,越是复杂难解的病例,越能激发他的兴趣:著名的人工心脏“贾维克”就是他经手的病例。
同王十七的心脏一样,“贾维克”(Jarvik)是一颗非常反直觉的人工心脏。以往人们的观点认为,一定要有心跳才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所以医生在急救时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