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众所周知,那前面加上“轻度”这个限定词呢?门诊中,不少患者因为体检结果中出现“轻度动脉粥样硬化”前来就诊,看起来似不严重,但又如鲠在喉,不知道该不该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患上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程度的病变意味着什么,用不用治疗?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李杨来跟大家说一说,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1)“轻度”硬化大多无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脂质沉淀所引发的血管炎症性病变。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动脉管壁的表面出现很多凸起的斑块,斑块内部积聚了脂质和坏死组织,看起来就像粥一样。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壁失去弹性、增厚,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会使动脉出现管腔变硬和狭窄,造成器官缺血。
能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的疾病有很多,比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纤维发育不良,以及其它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累及动脉系统的病变。然而,具体的疾病鉴别还需要结合病史相关危险因素及化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在这些疾病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血管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可累及全身动脉造成病变,常见的有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供应头部血液的颈动脉、脑动脉;供应内脏器官血液的肾动脉、肠系膜动脉;供应肢体血液的四肢动脉等。可见,累及相应动脉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就会引起供血障碍甚至脏器功能不全,造成相应器官或肢体的临床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病情进展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期、缺血期、坏死期、纤维化期。但在临床上,各期并非严格按序出现,也可交替或同时出现。
无症状期:也称为亚临床期,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过程长短不一,但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缺血期:由于管腔狭窄而产生器官缺血,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
坏死期:由于动脉闭塞或急性血栓形成,使管腔血流中断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临床症状进一步严重;
纤维化期:由于长期缺血造成器官组织纤维化乃至器官萎缩,引起脏器功能不全。
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大多处于无症状期。也就是说,患者虽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没有造成管腔狭窄和脏器缺血。临床中有部分患者因为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栓塞,从而进入缺血组织坏死等疾病进展期。
(2)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许多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遗传性。大样本量的人群研究证实,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于家庭的研究表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标志,如动脉中膜厚度(IMT)的遗传度约为30%-60%,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遗传度约为23%-28%。很多研究结果还发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种族易感性,亚洲人种、黑种人、西班牙裔美国人的发病率较高;而高加索白种人的颅外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高。
从临床情况来看,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特点,父母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子女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倾向。当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诱因比较复杂,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之外,后天性因素也是主要诱因。
总体来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疾病而言,重要但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有近亲属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男性、自然衰老。除了前文解释过的第一项外,后两项也是危险因素的原因在于,男性合并过度酒精摄入和吸烟比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而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衰老,长期慢性促炎症反应进行性升高也会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其他可以控制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体重超重(特别是腹部超重)、不锻炼、*油等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世卫组织推荐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低于膳食总能量的10%)、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每日应按照膳食指南摄入-克蔬菜、-克水果)。
因此,有家族发病史者,除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