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医院院长袁义强团队与心血管外科九病区(先心外科)主任彭帮田团队运用国产新技术“可扩张肺动脉支架Pul-Stent系统”,成功为一名主肺动脉严重狭窄的10岁男童进行治疗,术后第三天康复出院。
据悉,这是可扩张肺动脉支架Pul-Stent在中原地区首次应用于儿童。
乐乐(化名)今年十岁,一出生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随即接受了根治手术。
近一年来,已经上小学的他频繁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医院均被诊断为主肺动脉严重狭窄,医生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
考虑到孩子曾经做过开胸手术,乐乐一家担心若再次接受开胸手术,偌大的手术伤口一定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可是,乐乐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也让他不得已放下了心爱的体育运动。
看着孩子频繁发作的症状和脸上逐渐消失的笑容,乐乐一家忧心忡忡。经过多方打听,6月27日,乐乐妈带着孩子慕名找到了医院心血管外科九病区(先心外科)主任彭帮田寻求救助。
入院后,彭帮田对乐乐进行全面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洛法氏四联症矫治术后主肺动脉重度狭窄。
人体血液经由肺动脉流入肺部进行氧合,再形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流向全身。但在乐乐25mm宽的主肺动脉中部突然出现了一处仅5mm宽的“狭窄口”,使本该正常流入肺部的血液突然“受阻”,虽能高速通过但血流量不足,大部分血液回淤在右心室。
如此下去,孩子不仅会严重缺氧,活动受限,同时右心负荷过重导致心衰,必须及时手术治疗!
考虑到孩子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心包、纵膈黏连严重,如果行传统的开胸手术,不仅手术时间较长,出血多,创伤大,同时整体风险高。
“孩子已经出现不适症状,我们必须尽快解决他的狭窄问题,考虑到家属的特殊要求,我们也更倾向于为孩子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彭帮田说。
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和治疗策略,6月27日下午,袁义强、彭帮田、李继峰副主任医师、郑道阔医师等,邀请心内科、麻醉科、心脏重症监护室、超声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专家们通过对乐乐病情的分析,以及心脏超声、心脏CTA等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深入探讨和反复的手术推演,一致认为应用Pul-Stent可扩张肺动脉支架植入技术是最佳选择。
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相比,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这给乐乐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
6月28日早8点,在医院介入手术室内,袁义强、彭帮田与心血管内科七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黄琼所带领的手术团队,成功为乐乐实施中原地区儿童首例Pul-Stent可扩张主肺动脉支架植入术。
术中,手术团队紧密配合、稳步操作、精准把控,顺利将支架输送至狭窄处准确定位,牢牢固定,一次性扩张成功。随后评估,支架位置固定形态良好,跨狭窄压差显著降低,效果立竿见影。术后当天,乐乐就由重症监护病房转回普通病房,恢复顺利,已于昨日康复出院。
彭帮田介绍,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再次手术处理肺动脉狭窄风险高、并发症多。针对乐乐的病情,另一种单纯血管球囊成形术虽也可暂时解决问题,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而Pul-Stent支架是专门设计用于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肺动脉狭窄的钴基合金球囊扩张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顺应性。支架后扩张能力和半开环设计,既能解决肺动脉狭窄问题,又可适应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迭代更新,必将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此次Pul-Stent可扩张主肺动脉支架的应用,为肺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新选择。
(医院徐紫渝郑道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