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家门口有了大医院县市新晋三甲医院
TUhjnbcbe - 2024/8/23 19:04:00
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https://m.39.net/pf/a_6162073.html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正在进行一例髂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

“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龙华胡蔓曾莉通讯员叶魏淇

采访地点:汉川市

过去“不敢想”现在“放心做”

11月17日10时,医院介入手术室内,一场惊心动魄的主动脉夹层支架介入术正在进行。

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在与死神抢夺生命。2小时后,患者转危为安。

“有专家在,放心!”手术室外,患者家属说。

这台手医院放射介入科主任胡红耀带领医院医师林凯、孔浩共同完成。在医院,医院医院骨干“联袂上台”,是常有的事。

当天,同样也是在这间手术室,一位59岁的大面积脑梗患者张先生,刚刚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罗宝昌“操刀”完成静脉溶栓后,再行动脉取栓术。术中,他几乎没有出血,仅在大腿根部留下一个穿刺针眼。麻醉苏醒后,张先生意识障碍、右侧肢体偏瘫明显好转,由神经外科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医院前,我们根本就不敢想,这样一批高精尖手术能在我们这儿常态化开展。”林凯自豪地说。

以微创与介入为代表的三、四级手术诊疗质量,医院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们给患者带来的是低创伤、快恢复,还能减少看病支出。目前,医院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21.29%,四级手术占比12.38%。

“以前,去武汉看病是我们的首选。但是挂专家号、等待床位耗时费力,开销大,老百姓很不方便。汉川市人口过百万,大家都盼望医院。”医院院长徐之良坦言,医院既是形势所迫,更是现实之需。

医院创建作为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困难不言而喻。为此,医院对照评审标准,明确责任,科学攻关,还创新性“向上”医院进行托管,借助其品牌、专家、技术与管理优势,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附近好几个病人都在汉川救了过来,医院让人放心!”老糖尿病友、汉川市民赵正华说。

急救体系5秒触发

“不好,妈妈突发胸闷,赶紧拨打。”11月16日5时许,李先生焦急地向妻子喊道。

呼救、应答、救护人员赶到家、医院,不过15分钟,老人转危为安。

这是刚刚发生在汉川市马口镇一户普通村民家的一幕。

感受了飞一般的急救速度,李先生激动地说:“我妈有冠心病17年,总担心心梗发作,救护车赶不过来。现在,家旁边就有急救站,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一张急救站的分布图,曾深深触动汉川市急救中心主任熊志杰的心。以前,该中心只在沉湖镇卫生院设了一个急救点,1台急救车,应急能力捉襟见肘。

“急救能力代表一个城市的医疗应急能力,医院前,我们差距较大。”熊志杰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第一时间在沉湖、马口、杨林、麻河、新堰等卫生院设置5个急救点,配置6台急救车,车上便携式心电图机等先进急救设备一应俱全。急救中心指挥调度系统与每台急救车联通,实现GPS定位、车载视频远程会诊。所有急救车急救药品充足,抢救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同时,该院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示范防治卒中中心、中国基层房颤中心,建立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介入诊疗等综合性一体化救治体系。

目前,汉川市急救车出诊范围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村庄,电话平均接听时间5秒钟,平均受理时间1分钟。中心城区10分钟、乡镇30分钟“急救圈”初步形成,患者电话回访满意度95%。

检查结果一键直达

改变在不经意间发生。

11月17日,到医院进行CT检查的新河镇67岁的陈新文没有排队,直接走进CT室,随后拿到胸部CT片。仅一小时就完成看病全过程。

几天前,陈新文因咳血,在民乐乡卫生院初步拍片检查,发现右肺下有大片阴影。乡卫生院医生张济东立即与医院客服中心联系“院外特检预约”。挂号、开单、排队等流程被省略。

医院在更广层面上,将一个兜住全市基本医疗的大网越织越密。

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特检预约”服务,基层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可预约医院特检,结果共享给患者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实施此制度以来,已有近千名基层患者通过乡镇卫生院首诊后,成功预约院外特检。

在医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电脑中的数据平台可随时调取患者的就诊、检查信息。一旦有病人转诊,立马开启绿色通道。转诊过程最快5分钟内完成,为抢救心梗、脑梗病人,赢取宝贵时间。

“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专家看病,家门口检查,好着咧。”陈文新乐呵呵地说,“活到岁,不是梦。”

医院消化内科、儿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在潜江白鹭湖管理区为村民义诊。

“现在看病,省心、省时、省事!”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蔓曾莉龙华通讯员吴梓玄

采访地点:潜江市

村里做检查,省城发报告

一次“如坐飞机”般的诊疗经历,让63岁的唐先保大呼“想不到”。

唐先保是潜江市总口管理区七分厂人。因时常感到心慌,今年10月,他来到管理区卫生院接受24小时长程心电监护。心电图结果远程医院医院(医院),读片专家发现,其心跳每分钟仅30余次,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从卫医院诊断,再经绿色通道医院,无需挂号、排队,不用重复检查,手术顺利。

唐先保感叹:“现在就医真方便。”

年12月,医院医共体成立,覆盖潜江14个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医共体内已实现患者就诊信息共享、病史全程可溯、检验结果互认。

医院院长黄书岚介绍,医共体成立至今,4个区域医疗中心已向基层机构发送检查报告5.4万余份,基层患者感受到医共体带来的便捷。

“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月28日,医院医院揭牌,黄书岚感到责任更重了。

“实力增强,我们乐意下转”

带上几件随身衣物,潜江市杨市街道办事处金银河村村民陈光生步行来到家附近的杨市街道管理处卫生院住院,接受脑梗后的康复治疗。

他再也不用拎着大包小包,医院了。“当年,我们可不愿意下转。”他直言不讳地说。

他所说的“下转”,医院手术后,到乡镇卫生院接受后期康复治疗。

“这说明,基层卫生机构无力全部承担分级诊疗之重。”黄书岚说。

百姓痛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很快,一个更为庞大的生命守护体系构建起来。医院为龙头,省、市、乡、村等组成的四级医疗联合体,医院看常见病、多发病,医院看疑难杂症,医院承上启下的医疗体系。

在潜江市总口管理区卫生院门口,摆放着一溜的帐篷和桌椅,那是专门为义诊专家设立的。作为医院的医共体成员单位,总口卫生院不定期请大专家坐诊、查房。医院也颁布“铁律”:每一个科室对口帮扶一个乡镇卫生院,院领导分片包干。

每周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建军都要到该市白鹭湖管理区卫生院坐诊。患者张先生定期到这里找他治疗肠炎,目前已接近康复。

“医院约40公里,到市里看病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专家就在家门口,对我们来说是件大好事。”张先生说。

为打通“医院、康复回基层”流程,该院与全市24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协议,组成医疗联合体,建立“医疗服务联络员”制度,确保接诊医疗机构无缝承接患者。

据统计,近一个月以来,该院已有20多位患者主动“下转”,患者经济成本等大大节省。

医院骨科护士长胡凌燕在潜江后湖卫生院为卫生院护士授课。

医院“热”起来

对于医院,潜江市总口管理区七分厂的王红山曾有怨言。

“卫生院里,学历高点的医生都跳槽了,剩下的医生连高血压、糖尿病等基本问题都处理不了。”王红山说。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流失严重,直接带来一个恶性循环:缺少人才——鲜有患者——效益低下——人才流失。

“必须打破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藩篱。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黄书岚说。

该市实施医疗人才“市管镇用、市招镇用”统筹使用机制,医院制定医共体基层业务人员全员轮训计划。今年已有70余人在该院培训,为实现分级诊疗夯实“健康守门人”。

半年前,潜江市龙湾镇卫生院CT诊断医师杜杰与多名基层医医院进修。“用自己所学,守护家乡百姓健康!”杜杰信心满满。

“基层医生急慢病分治能力提升,成为我们的得力帮手。让患者双向转诊,上转及时,下转兜住。”黄书岚介绍,今年,医院派出52名临床和管医院进修。

目前,通过医共体建设,潜江已初步形成小病首诊在基层、医院、后期康复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

截至今年10月底,潜江市居民基本医保报销比率、市域内就诊率“双提高”,在我省位居前列。

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获益患者,陈光生说:“现在看病,省心、省时、省事!”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湖北日报评论员付勤

为让更多乡村百姓“看病不出县”,我省优先支持双百县(市)的医院能力建设,百万人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补齐医院相对薄弱的“短板”,是落实省委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重大部署的民生重点工程。

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承担“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完善这个枢纽,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省推进资源力量明显向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倾斜,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切切实实解决基层群众寻医问药的问题、难题,这是老百姓都可以看得到、感受到的来自身边的变化。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薄弱环节,夯实健康根基,才能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力量。

百姓感言

一直都盼着家医院。现在,医院就在身边,不必再舍近求远看病了,为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点赞。

——麻城市民冯士英

我是一个刚从“鬼门关”被拉回来的人,是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县城里的医院,让人刮目相看。

——汉川市民马一乔

创建县级医院不是口号,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治疗大病不用出本市,老百姓得了实惠。

——潜江市民刘启振

前几天,我到家门口的卫生院看病,检查结果第一时间就传医院专家手中,专家们很快确定治疗方向。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枣阳医疗水平快速提升。

——枣阳市民李建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门口有了大医院县市新晋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