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两条腿
通常情况下两条腿都一样长、一般粗
要是某一天
其中一条腿长“壮”了
会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近日,医院放射介入科就收治了一个这样的病例。今年59岁的郭女士,发现自己的左腿突然变粗,且肿胀症状有明显加重趋势,于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原来郭女士是患上了“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什么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呢?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侧髂静脉在右侧髂总动脉和第5腰椎之间受压,或者存在静脉血管腔内粘连引起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下肢静脉内容易形成血栓,并且已形成的血栓未及时处理可能造成血管难以再通,从而加重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
部分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也可能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就好比,上班高峰期的马路上,最前面的车突然停车了,但是后面的车未及时发现,从而造成了连环追尾事故,致使最前面的车破坏严重,从而导致马路严重堵塞,无法行车。郭女士左腿的“交通道”就是这样被堵塞了,从而导致她左下肢肿胀不适。
郭女士年底因为突发左下肢肿胀,经检查后发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医院做了下腔静脉滤器,并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一年余,但治疗后仍持续下肢肿胀。年医院血管外科检查后发现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合并左侧髂静脉重度狭窄/闭塞,医生尝试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尝试开通狭窄闭塞段血管,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也未能开通。
针对郭女士的病情,医院放射介入科为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治疗方案——先行“静脉造影评估静脉狭窄/闭塞及静脉回流情况”、再用一根非常细的导丝探查狭窄/闭塞段静脉血管,导丝通过狭窄/闭塞段静脉血管后,就可以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恢复正常的静脉回流通道,从而达到改善患者下肢静脉回流、改善患者下肢肿胀症状的目的。
患者俯卧位,经左侧腘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造影发现左侧髂静脉血管完全闭塞,左下肢回流静脉血进入盆腔静脉丛内,而后再经盆腔静脉丛回流至下腔静脉。
导丝顺利通过髂外静脉-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后,静脉管腔部分显示,盆腔内静脉部分显示。
支架植入后,左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血流恢复,盆腔静脉丛内血流明显减少。
仅仅5分钟左右,导丝就顺利通过了狭窄/闭塞段静脉血管,整个手术仅耗时一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创口也只有一个针眼大小。
监测患者左侧大腿围由入院时的58cm迅速降至出院时的53cm,左下肢肿胀症状也明显缓解,郭女士也是非常的高兴。
REC00:00:00:00术后,徐辉医生为郭女士查体
医院放射介入科徐辉介绍,髂静脉压迫不仅会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也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同时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的重要潜在因素。
“采用微创介入治疗,静脉造影明确患者病变段血管狭窄/闭塞情况,后续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可以有效的开通髂静脉狭窄/闭塞血管并维持长期通畅,且成功率高、安全、微创、操作简捷、疗效令人满意,可作为髂静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徐辉补充。目前医院放射介入科可通过微创手段,在髂静脉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必要时植入支架。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已为许多髂静脉狭窄患者解除疾病困扰。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越来越多,在治疗的过程往往只针对血栓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却忽略了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溶栓、抗凝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人往往合并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医院放射介入科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创伤小,恢复快,血管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较传统的治疗更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和解剖,能大大缩短住院时间,为这类长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也代表着医院处理外周血管疾病的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对解除患者潜在缺血坏死、截肢风险意义重大。
知识延伸髂静脉压迫的治疗原则,就是要及时恢复受压侧髂静脉血液通畅回流,防止术后再狭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01保守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者无症状,或侧支代偿较好,可不处理,暂保守治疗;若髂总静脉严重狭窄闭塞,同时侧支稀少者,则需积极处理。
02外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髂总静脉切开成形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髂静脉松解术、髂动脉移位术等。
03介入治疗首选的治疗方式。与外科手术方式相比,该类术式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在局麻下于患者的股静脉做穿刺,放入导管进行造影定位,然后于狭窄的静脉放置支架即可,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