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熟使用达芬奇机器人需要大家配合协作
放了支架的血管再次被堵,怎么办?可以用手术机器人再搭建一根血管。日前,医院血管外科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引入血管外科领域,成功实施我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开创了机器人手术在我国血管外科应用的先河。
据悉,66岁的程小军(化名)家住九龙坡区华新村,医院做过右侧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但是术后半年因自行停用抗凝药物导致支架内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右侧下肢肿胀疼痛。程小军来到医院血管外科,要求手术。
血管外科郝迎学主任介绍,医生首先对程小军进行介入下吸栓、溶栓治疗,48小时后复查发现效果欠佳,堵塞的血管仍然不通。如果任其发展,程小军的右下肢将发生溃烂,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只能采取手术,在程小军已经形成血栓的血管旁边,重新移植一段血管来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
郝迎学主任称,传统的旁路手术需要开腹游离髂血管并进行血管吻合,该手术需要在患者下腹部开放10-15CM的切口,创伤大,患者不宜接受。郝迎学主任综合患者病情和国外最新微创技术,决定为患者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因为该手术在国内尚无先例,只能查阅国外相关文献,在欧美国家实施该手术需要在患者腹部建立6枚戳卡,但郝迎学主任团队创新性地将腔内阻断技术引入血管旁路手术,从而将腹部戳卡数量减少到4枚,减少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和创伤。由于达芬奇机器人的放大效应、颤抖滤过功能以及具有7个自由度的仿真手腕,使血管吻合这一开放下的复杂操作变得简单。郝迎学主任在程小军血管里血栓形成的地方再建立了一根血管,手术机器人用头发丝一样细的线将3毫米左右的血管进行缝合。于是,血液在“新血管”里进行正常流动,顺利解决了血栓问题。
程小军术后恢复良好,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应用于我国血管外科领域,血管重建进入机器人时代,向着更精细、更微创的方向发展。
新闻多知点
什么是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文翰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