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脑梗”这两个字离自己很远,只觉得这是属于老年人的疾病,从来没想过我会与它在35岁这个最好的年纪“邂逅”。
回想从事发到现在就像做了一场梦。
去年的10月4日,星期一。早上我正常起床,上午去便利店喝了杯咖啡,午饭后坐在地板上网购露营用品,一切都显得很正常,没有任何不适。
下午3点左右,当我在网上询问客服能不能正常发货时,突然发现我正在打字的左手拇指开始不听使唤,按下字母后不会抬起来,而是保持一直按着的动作,就像电脑键盘按下去后不会自动弹起一样。
这种从没有过的感觉让我感到很恐惧,我发现自己对身体的控制出现了偏差。
我惊慌地对老婆说:“我感觉左手很奇怪!”话说出口的瞬间,我又吓了一跳,因为我发现自己就像喝酒喝多了一样,说话大舌头了!
我脑袋里突然出现了“中风”两个字,虽然总觉得不可能,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立刻决定:去医院!
我马上拿出医保卡,叫了辆网约车,出医院。
到医院的时间大概是下午4点多,距离发病一个小时左右。
我径直走到急诊服务台(走路过程中发现左脚有拖地现象),直接和护士说怀疑自己中风,并说明了自身症状表现。
护士立马让我坐到轮椅上,并把我推进了抢救室。
就这样,我人生中第一次被抢救了,也第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进入抢救室之后,一大帮医生和护士围了上来,一边询问我的情况,一边把我扶到了抢救床上(那种可以推来推去的窄窄的床)。
接着他们在我身上接了心电监护,在鼻子上插氧气管,在胳膊测量血压,同时还有护士在另一个胳膊上抽血。
血压测量结果:/毫米汞柱,脉搏次/分。
又接着我被推到CT室做头颅CT,结果出来得很快,排除了脑出血,医生根据我的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就这样,35岁的我脑梗了。
可气又可笑的是,他们对我的称呼不是床位号,也不是我的名字,而是“那个35岁的”。
为什么脑梗塞越来越“年轻化”?
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它是一种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快死亡率高,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人,总患病人数高达至万,其中脑梗死约占70%左右,并且,我国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14%。
这种年轻化的发病趋势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1.熬夜
熬夜会让人持续地处于紧张、兴奋状态,相应的血管也会因为兴奋,紧张感加剧。长时间会导致血管出现硬化,伴随着血管内部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2.吸烟
吸烟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可以大大增加脑梗塞发生的风险。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干扰机体脂肪代谢、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尼古丁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促使脑梗塞的发生;烟草中的毒性物质还会导致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也是脑梗塞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脑梗塞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
另外,被动吸烟,也就是吸“二手烟”,同样会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
3.肥胖
肥胖的人易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多伴有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这些病症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一旦斑块不稳定,进而形成血栓就容易发生脑梗塞。
4.高血压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对血管壁的损伤作用,导致脑血管的微小动脉分支硬化闭塞,血流不畅,进而导致脑梗塞。
年轻人如何远离脑梗塞?
1.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饮食不健康、滥用药物等。
2.定期体检,加强锻炼,减轻体重。
3.约三分之一青年脑梗塞患者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且缺乏正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科学地治疗合并症,可有效降低脑梗塞发病风险。
虽然脑梗塞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是与老年人相比,大多数青年患者经过救治后,预后良好,可回归正常生活。
即使生活节奏再快,工作压力再大,年轻人也一定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掉不良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青壮年时期就轰然倒下。
一旦出现脑梗塞怎么办?
如果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高危人群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则很有可能发生了脑卒中,需要紧急处置,并注意以下方面:
1、立即就医
发生脑卒中后需立即就医,建议就近选择有脑卒中救治快速通道,可进行溶栓、医院就诊。
脑卒中发生后,部分脑细胞尚未死亡,如及时恢复血流仍有挽救的可能,因此说“时间就是脑组织”。
目前,溶栓、取栓等治疗也都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
因此,如怀疑发生脑卒中,切不可在家“自行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一定要及时就诊。
2、脑出血患者要减少搬动
由于颠簸、搬运可能造成脑出血加重,因此已入院就诊后,如无确实必要,应减少脑出血患者的频繁转院。
3、及时开始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常遗留多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
早期开始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各种功能恢复,并预防肩痛、姿势异常等并发症,改善整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