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腔镜下男性乳腺发育切除术操作指南
TUhjnbcbe - 2025/3/4 19:20:00

1术前标记

患者站立位,双手于两侧髂前上棘水平叉腰,抬头挺胸,目视正前方,双脚与肩同宽,标记腺体四周边界及需要吸脂的范围。

2麻醉

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3体位

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肘部屈曲,双上肢上抬至鼻头水平悬吊于头架。过度上抬会绷紧胸部皮肤,影响手术操作空间。两侧各用一个头架,让前臂被绷带各自束缚于其上,不至于垂下。充分暴露腋窝。操作右侧乳腺手术床向左侧倾斜30°,操作左侧乳腺手术床向右侧倾斜30°。

4显示器摆放

患者头侧上方两边各放置一个显示器,左侧手术时术者观看患者右前方显示器,右侧手术时术者观看患者左前方显示器。

5配制脂肪溶解液

生理盐水~ml+蒸馏水(注射用水)~ml+2%利多卡因30~40ml+肾上腺素0.5~1.0mg。

6操作过程

6.1注射脂肪溶解液

①使用至少2个50ml注射器,注射的同时器械护士吸满另一只注射器备用。②多孔注水针(2.0mm×mm):便于注射脂肪溶解液能够到达远处。③注水孔位置:在腋窝腋毛区皱褶处、腋中线平乳头处和腋中线乳房下缘交界处,使用11号尖刀片分别切开8、4、4mm切口。④脂肪溶解液注射顺序:从乳腺后方即胸大肌筋膜前方开始,这样可以抓起乳腺,方便将注射针置入乳腺后方(如果先注射乳腺前方即皮下,皮下注射后,整个乳房比较饱满,不易抓起乳腺,增加乳腺后方注射的困难),然后均匀注射皮下脂肪深方腺体浅部达到一定张力。

6.2抽吸脂肪

①开始时间:脂肪溶解液注射10min后。②吸脂针:多孔吸脂内刨针(3.5~4.5mm×mm)。③抽吸范围:包括乳房区域及其周围皮下、乳房深层,保留适量脂肪。④抽吸乳房后方,宜抓起乳房,保证此处的抽吸事半功倍。吸脂针不能插入角度过大,以免进入胸大肌或胸腔。⑤检查脂肪抽吸效果:估计抽吸完善后,横扫或者左右小幅度摆动吸脂针,探查皮下及乳房后方,确认皮下及乳房后间隙层次已经抽吸出。

6.3腔隙建立

置入腔镜之前,3号加长刀柄带10号圆刀伸入腋窝处切口,沿腺体浅面平行划断皮下Cooper韧带达到乳头附近,创建外上皮下空间,以便让操作剪刀和分离钳进入与腔镜的同一空间,节约手术操作时间。

6.4trocar位置

抽吸脂肪孔为腔镜孔。进镜孔trocar(10mm)位于腋毛区皱褶处,2个操作孔trocar(5mm)分别位于腋中线平乳头处和腋中线乳房下缘交界处。trocar均为带螺纹塑料穿刺鞘,防止术中滑脱及热传导。

6.5气腔压控制

维持腋窝气腔一定的气体量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十分重要。气腔压太高,可能会增加出现胸壁皮下气肿的机会,可能影响到胸廓上部的大血管。气腔压过小,气腔会随呼吸运动而扩张和缩闭,操作困难。由于腋窝部皮肤与trocar之间不能达到腹壁皮肤与trocar那种紧密程度,很容易漏气,需将输入气放在快速档,适当调高气腹机仪表上的气压上限至10mmHg,而实际气腔压(即仪表上的读数)不可能达到,通常维持在8、9mmHg(1mmHg=0.kPa),流量20L/min以维持操作空间。

6.6乳腔镜操作流程“九步法”

从腋下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30°腹腔镜,在良好照明和放大作用下通过电钩或电剪刀:①离断乳房腺体的外侧;②离断前方即Cooper韧带,也就是皮下;③离断腺体外上边界;④离断腺体后方与胸肌筋膜的联系;⑤离断内上边界,该区域有时会遇到胸廓内动脉的肋间穿支,需要辨认后电凝后切断,以防出血;⑥离断外下边界;⑦离断内下边界;⑧离断乳头正下(如果在前面步骤提前切断乳头下方腺体,乳房将失去固定支持功能,不方便对乳房周围的分离操作。另外,乳头下方腺体保留厚度至少5mm,正好与剪刀头部的直径5mm相当,过短会出现术后乳头凹陷,过长造成乳头凸起,二者都会大大抵消本手术美观的期望);⑨离断内侧边界。至此,乳房腺体已经完全游离。

6.7取出已经切除的乳房腺体

从腋下10mmtrocar孔先以血管钳拉出少许,至拉不出时,用细长组织剪切断外周紧贴trocar孔的部分腺体组织,使之变成一个长条,这样可以很方便彻底地完全取出。

6.8平坦化“前胸壁”

乳房外周有时稍隆起,需要再对原先乳房位置周围进行吸脂找平,防止出现“火山口”现象,增加外型美观。

6.9检查出血

腺体取出后,重新置入10mmtrocar,充气,腔镜下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6.10摊平乳房皮肤

乳房过大、皮肤较多者,宜将皮肤平均分布在胸前,避免术后皮肤折叠贴合。

6.11引流、包扎

从腋毛区trocar孔放置高负压引流管,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trocar切口,术后弹力绷带包扎。

7并发症的防范与处理

7.1皮下瘀血和积液

皮下瘀血和积液是腔镜男子乳腺发育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除病人自身凝血机制障碍以外,多为术中术后处理不佳,包括术中止血不确实、吸脂找平后未再检查出血点、拔除trocar后未发现受trocar压迫组织的活动性出血、绷带及胸带绑缚时间不够、包扎松脱等。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减少该并发症发生,另外,选用合适的自粘性绷带及弹力胸带。对于已经发生术后活动出血者,经压迫无缓解应及时腔镜再次检查或扩大切口止血,并清除血肿。少量积液可细针穿刺抽吸后自行吸收,多量积液细针抽吸无效者需小切口放置引流管引流再加压包扎,必要时可多点缝合皮肤与胸大肌筋膜固定。

7.2表皮水泡及破损

胶布过敏或绑缚过紧会引起表皮水泡甚至破损,瘢痕体质可因此形成瘢痕。可选择脱敏胶布少量粘贴或者不使用胶带直接绷带绑缚纱布。

7.3乳头麻木或坏死

支配乳头乳晕感觉主要神经为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因此,尽量保留皮下脂肪避免过多损伤外侧皮支。乳头坏死往往因切断乳头后方时电凝时间过长、乳头后方腺体保留过少和术后压迫时间过长引起。因此,术中尽量冷刀处理乳头后方导管;保留一定厚度乳头后方腺体;术后乳头四周纱布垫起保护,每天检查乳头状况及是否敷料移位。

7.4术后胸壁外观不自然

术后近期往往胸壁外观不自然,与术区脂肪和周围脂肪分布不均有关,可穿塑身衣1~3个月塑形,使局部脂肪重新分布。

7.5感染

腔镜男子乳腺发育微创术后较少出现伤口感染。术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一旦发生感染,按照外科学感染处理原则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腔镜下男性乳腺发育切除术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