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药品耗材降价异地结算惠及患者盘点2020
TUhjnbcbe - 2025/3/8 19:40:00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李孟)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常态化,医保目录谈判准入,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新冠肺炎用药纳入医保……回顾年,医保领域大事不断,医保部门不断推进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协调性,保障群众病有所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保部门明确新冠肺炎用药和医疗服务项目,要求对于我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全部先救治后结算,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医疗也迎来发展机遇。由于担心交叉感染,部分患者选择线上诊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平台在线问诊订单数量暴增。互联网医疗复诊不仅解决了挂号难、排长队的问题,网上看病开药还可以直接通过医保报销。今年10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的具体内容,并对医保协议管理、医保报销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等予以明确。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机构可申请签订医保定点协议,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

在医保报销方面,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也使得患者就医报销更加便利。年,医保电子凭证全面推广,截至11月,医保电子凭证累计全渠道用户量超过3亿,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四川等29省份医院药店开通使用,接入定点医疗机构超过2.6万家,定点药店超过7万家。

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方面,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西南五省份(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2个试点省(区、市)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简化备案登记手续,并稳步扩大试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和门诊结算范围。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家,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五省份三个试点地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51万人次,医疗总费用5.0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2.92亿元。

近年来,医保部门发挥集中采购优势,通过“以量换价”和医保谈判,挤压药品价格水分,清理僵尸药,引入救命药、创新药,发挥医保资金兜底保障作用,让更多的患者用得上新药、用得起好药。在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个药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达95%。糖尿病用药二甲双胍价格降至每片不到两分钱。这种集中带量采购的模式还从药品延伸到高值医用耗材。今年11月,首轮高值耗材冠脉支架国家集采在天津开标,集中采购的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系统价格从均价1.3万元下降至元左右。

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也做出了调整。今年9月施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八类药品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其中包括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和保健药品等。在12月进行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共有种药品被调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过医保价格谈判,入选药品平均降价50.64%,其中包括慢阻肺用药、PD-1创新药、抗抑郁症用药、红斑狼疮用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品耗材降价异地结算惠及患者盘点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