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其实对于医生来说并不陌生,凡是从医几年的都遇到过几个,甚至可以说在自己手上没了几个,尤其是急诊科医生,没有不怕夹层的,有人会问为什么,因为没办法抢救,尤其是对于医疗资源和技术缺乏的边远城市,夹层破了你都没法做心肺复苏,因为那样去得更快。
很多时候夹层很典型,主动脉造影就可以基本诊断,最怕的就是遇到我碰到的这种。
患者,男性,56岁,体型肥胖,以“剧烈胸背部疼痛2小时为主诉入院,医院完善胸部CT,考虑主动脉夹层,联系我科,想把患者转上来,我接的电话,医院,但患者家属执意转我院,基层医生没办法只能转到我院。
医院做的CT片子,看的不是很清楚,我建议患者尽快做主动脉CTA,明确到底是不是夹层,并且可以做分型,如果是1型和2型,就可以直接转院了,患者家属也很快同意了,这可能要归功于基层医生的科普。我带着患者下去做了CTA,粗略看了一下片子,感觉不像,就带着患者回来了,回抢救室就给他降压止疼治疗,等待片子传到电脑上,也是一脸懵,没看到夹层啊,但是患者症状太典型了,高血压、胸背部疼痛、两侧血压不等。直接请了会诊。
这是造影图片的截图,可以看到并没有假腔,这时候不能做出绝对的诊断,一定要仔细看,看多仔细就要考验个人阅片经验了,作为急诊科医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看,觉着主动脉壁有点厚,觉着还是有问题,联系了CT科的老师,并且请他向上级医生请示。
这是到了腹主动脉,动脉壁还是有增厚,具体是什么,真的只考虑壁间血肿吗?
一直到髂总,感觉有点正常了
这是重建的片子,主动脉很光滑,没有看到明显的破口和假腔,这时候会诊医生也来了,大家互相讨论了一下,虽然CTA没有看到,但是症状太像,就先收入科室,观察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接下来并不太平,患者住院后疼痛加重,血压一直下不来,情况很危及,没有明确诊断,我们也万分焦急。
万幸的是什么呢,有一个专家在我院指导,这时候请他来看了,直接上台子做了介入
没有当时介入时的图,但是有手术记录,我们来看一下
在造影时看到了破口,万幸,放了支架,这个患者算是活了下来
夹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平时注意饮食,不要太油腻,如果血脂高了,通过锻炼,把血脂降下来,体重减下来,保持一个标准的身材。第二,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坚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出现并发症,按时吃药,定期随访。第三,如果医院就诊检查。
最后说一句,不是所有的夹层都是这么幸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