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SEC吴学君EVAR术后内
TUhjnbcbe - 2020/11/30 4:26:00
白癜风哪治得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1209/6703361.html
年9月17-20日,由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联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及南方十个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学组)共同举办,医院和《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盛大召开。大会邀请来自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就目前全球血管病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讨论,范围涉及临床诊治、循证医学、热点聚焦、创新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应用及血管病护理等,并提供近台各种经典和复杂的病例录播。本着“更高、更精、更好”的办会宗旨,中国南方血管大会不遗余力地为提高我国血管病的整体学术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期为医院吴学君教授的精彩演讲《EVAR术后内漏原因分析及处理》。重点内容解读

吴学君教授首先分享了十年前的一个病例。

该病例是腹主动脉瘤行EVAR术,年第一次手术,术中内漏未进行处理;年第二次入院CT复查提示Ⅰb型内漏,予左髂支延长处理;年第三次入院,发现髂内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存在Ⅱ型内漏,随即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栓塞;年第四次入院发现对侧髂动脉出现Ⅰb型内漏,再次行左髂支延长并予右侧髂内栓塞处理;之后患者确诊肺癌,年第五次因腰痛入院时,造影未见明显内漏,但造影至最后阶段出现造影剂浓聚,由于患者处于肿瘤晚期,未行处理;年患者突发腹痛第六次入院时动脉瘤已经破裂,病人拒绝手术遂行腔内治疗,球囊阻断下取出支架,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转入ICU,术后第一天拔气管插管,后因肺部感染,心肺功能失代偿再次插管,术后10天抢救无效去世,这例动脉瘤相关的死亡主要由于内漏导致。

内漏目前主要分为五型:Ⅰ型内漏是由于支架移植物与血管壁贴合不严密,血流自其间隙流入瘤腔,主要与手术本身挑战适应症,支架移位,瘤颈退变等原因相关;Ⅱ型内漏为反流性内漏,通过瘤分支血管持续逆流进出瘤腔。目前主流观点是通过患者瘤体增大与否来评估是随访还是干预,主要由瘤腔内压力决定,尤其对于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两支以上的复合型内漏,一旦复查提示复合型Ⅱ型内漏,建议积极干预。因为长期的瘤腔内血流存在,会导致支架不稳定;Ⅲ型内漏为支架移植物接口不严密或支架覆膜破损导致血流自接口或破损处进入瘤腔,主要由于支架漏洞导致;IV型内漏为支架覆膜的渗漏;V型内漏为内张力导致,表现为瘤体增大,不见内漏,因此EVAR术后的患者一定要严格随访。

随后吴教授例举了临床常见的易发生内漏的病例。该病例造影时发现瘤腔造影剂广泛渗漏,进行支架植入和球囊阻断皆无效,最后行双侧髂支对吻,渗漏消失,考虑支架移植物破损可能。

该病例后查阅了相关文献,一篇关于EVAR术后4年的Ⅲ型内漏文献报道,患者术前诊断为内张力导致的内漏,但开腹后发现瘤腔内的压力与动脉压相同,同时支架移植物存在明显破口,而此种情况CT无法检测出,因此临床对于支架隐性的破损必须要纳入考量。

同时治疗方法欠妥也会导致内漏的发生,一例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五年复查显示巨大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先兆破裂的患者,当时选择Cuff支架开窗-LRA烟囱支架-RRA缝制minicuff做开窗分支支架,随后双髂动脉在开窗支架内做平行支架,双侧髂支对吻后,Gutter内漏明显,遂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内漏消失。

该病例是一个短瘤颈/近肾AAA患者,进行FEVAR手术支架束径三开窗,改制IBD保留左IIA,术后2月复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和腰动脉多支的Ⅱ型内漏。术前瘤腔内未见明显附壁血栓,可见多支腰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遂予经SMA栓塞治疗。

瘤颈的退行性变导致的Ⅰ型内漏临床也较为常见,该病例患者瘤颈很好,EVAR术后短期复查3年结果良好,但第5年发现瘤颈扩张,且支架外有造影剂溢出,由于患者已80岁高龄,于是行腔内治疗,手术顺利,但预后还有待随访观察。

最后吴教授总结时表示,内漏是影响EVAR远期效果的关键;除技术性因素外,瘤颈的退行性变、持续的Ⅱ型内漏,都是导致Ⅰ型内漏进而瘤体增大的原因;术后复查发现明确Ⅱ型内漏,建议造影检查,如果发现高血流动力状态的复合型内漏,建议进行处理;平行支架gutter漏常常会逐渐消失,若持续存在可以通过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

SEC大会精彩回看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SEC吴学君EVAR术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