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时间:年12月。
患者主诉:反复胸痛、胸闷1年,再发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开始出现胸痛、胸闷,多在活动后发作,胸痛位于心前区以及胸骨后,多为闷痛,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发病时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不等,伴有心悸、气促、胸部紧缩感,休息后好转,疼痛无放射,随呼吸无明显变化。患者5天前无诱因再发胸痛、胸闷,位于心前区,无放射痛,当时持续不缓解,伴有心悸,出汗等不适,医院就诊,心肌酶升高,心电图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治疗后胸痛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危险因素:长期吸烟。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年6月外院冠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个人史:饮酒10年,2两/日;吸烟20年,20支/日。
体格检查:T36.6℃、P65次/分、R20次/分、BP/60mmHg。一般情况可,步入病房,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HR65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2.9ng/ml;30.6ng/ml;TG:2.09mmol/L,TC:3.64mmol/L,LDL-C:1.39mmol/L;WBC9.29×/L,RBC4.38×/L,PLT×/L。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反复胸痛、胸闷1年,再发加重5天”史;2、入院ECG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病症:冠心病、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肠溶片mg嚼服;2)氯吡格雷mg嚼服。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入院第二天。
造影结果(一):RCA全程瘤样扩张,近段85%狭窄;LAD近段瘤样扩张,未见明显狭窄。
造影结果(二):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RCA全程瘤样扩张,近段85%狭窄,内膜不光滑,TIMI血流2级;LM正常;LAD全程瘤样扩张,未见明显狭窄,内膜不光滑,TIMI血流2级;LCX近段瘤样扩张,中段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TIMI血流0级。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入院第二天
手术过程:Runthrough导丝通过病变达其远端,Sion导丝进入OM2,血栓抽吸导管抽吸。
手术总结: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给药情况:替罗非班静脉泵入48小时;阿司匹林肠溶片mg/日;替格瑞洛90mg/次2次/日;瑞舒伐他汀片20mg/日。
术后随访:术后一个月复查冠脉造影。
术后一月复查冠脉造影(一):
术后一月复查冠脉造影(二):
病例总结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多与内膜损伤、内膜片破裂、炎症等引发血栓有关,应充分抗栓治疗。术中在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后不宜放支架时可考虑旷置处理,但应充分抗栓,以免再发血管闭塞。该病例血栓风险高,肌钙蛋白阳性,同时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高,需要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根据PLATO研究,倍林达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21%,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33%,同时对于血栓高负荷患者,倍林达心血管获益更明显。
医师简介普顺华,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擅长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诊治,熟练掌握心脏临时起搏器、IABP、深静脉置管等无创操作,能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PTCA+PCI、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