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源
当脑血管重度狭窄,介入干预风险较高,患者症状持续进展时,搭桥不外乎是另一种选择方案。
那么,
Q:
脑血管搭桥,有哪些方案及手术适应证呢?
A:
一、脑血管搭桥术的分类
(一)按是否植入桥血管分类:
分为植入桥血管搭桥术和非植入桥血管搭桥术即原位血管吻合术。
1.植入桥血管搭桥术(图1):
图1
颈外动脉与大脑中动脉M2段搭桥术示意图,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岩骨段巨大动脉瘤,将桡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移植到颈外动脉与大脑中动脉M2段间,然后将动脉瘤旷置
主要包括,(1)同侧颈内动脉岩骨段与床突上段间移植性植入桡动脉。(2)MCA的颞枕支与额顶支间移植性植入STA。(3)大脑前动脉(ACA)A1段与A2或A3段间移植性植入STA。(4)大脑后动脉(PCA)P1段与P2或P3段间移植性植入STA。主要目的是继续保留上述供血动脉的血供。
2.非植入血管搭桥术:
主要包括血管自身的近端与远端的端-端吻合,以及相邻动脉间的原位吻合。血管自身的近端与远端的端-端吻合主要包括:(1)ACAA1段、A2段或A3段间的吻合。(2)MCAM1段、M2段或M3段间的吻合。(3)PCAP1段、P2段或P3段间的吻合。相邻动脉间的原位吻合主要包括:(1)两侧ACA的A2段或A3段间的侧-侧吻合。(2)两侧PICA帆扁桃体段间的侧-侧吻合。当脑内主干动脉分支后有血管异常或动脉瘤时(如M2段动脉瘤),由于这些分支供给的局部脑血流量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血管影像和脑血流灌注情况,具体分析离断这些载瘤动脉是否会引发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二)按供血血管部位分类:
分为EC-IC血管搭术(图1)和IC-IC血管搭桥术。该搭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合适的供血血管、受血血管及桥血管。
(三)按照搭桥血管的血流量分类:
分为低流量搭桥术和高流量搭桥术。低流量搭桥术搭桥血管的血流量为15~25ml/min,供血血管常有STA和枕动脉;高流量搭桥术搭桥血管的血流量50ml/min,常采用颈外动脉和颌内动脉作为供血血管。
(四)按搭桥血管的作用分类:
分为替代血流搭桥术和补充血流搭桥术。前者是为了防止术中血管被阻断后发生血管远端缺血的血管搭桥术,主要用于侧支循环不良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或颅底肿瘤患者,如颈内动脉主干或海绵窦内巨大动脉瘤旷置后的搭桥术;后者主要是针对血管慢性狭窄导致部分缺血而进行的血管搭桥术,主要用于颅内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如烟雾病有缺血症状的患者。
二、手术适应证
(一)补充血流搭桥术的适应证
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术的适应证是药物治疗无效,缺血症状进行性发展,脑灌注和脑代谢影像显示血流灌注不足。选择的主要患者有颈动脉分叉处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无效的颈动脉主干狭窄、年轻的烟雾病患者、症状性颈动脉夹层、颈动脉海绵窦瘘及椎动脉闭塞或夹层。
(二)代替血流搭桥术的适应证
1.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不能直接夹闭动脉瘤,并且当闭塞载瘤动脉后患者由于缺乏侧支循环,出现意识障碍、头晕、视物不清、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颅底肿瘤:
(1)与颈动脉或椎动脉无明显界限,难以分离的良性肿瘤。(2)包裹颈动脉或椎动脉的恶性肿瘤。(3)行血管搭桥术后肿瘤可达到全切除或近全切除。
3.颈部肿瘤:
肿瘤累及或包裹颈动脉,无法单纯切除,特别是有动脉夹层或行颈部放射治疗后存在颈动脉损伤的肿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