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经内科副主任王骞、主治医医院首例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填补了我院在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治疗领域的空白。
该患者是一位62岁男性,因“头昏伴反应迟钝2天”入院,入院后进行了血管筛查,行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考虑患者头昏伴反应迟钝,是因为血管狭窄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药物强化治疗,进行了高清血管壁磁共振及灌注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最狭窄处75%。
针对患者病情,王骞组织科室团队进行了病情讨论,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后,决定对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3月10日,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自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手术历时约1.5小时,顺利完成,患者感觉良好,术中无不适。手术24小时后,拆除穿刺点包压,穿刺点无渗血,患者可独立上下床活动,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血管介入治疗的新高度
颅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血管介入治疗的“珠穆朗玛峰”:
一是因为颅内血管的长相与外周血管完全不一样,它的厚度只有心脏或肢体小血管的1/10,颅内血管弯曲,导丝、支架等介入器材难以到达治疗部位。
二是颅内血管缺乏外弹力层和中间的肌层,比外周的血管脆;颅内血管多悬挂在脑表面,外力牵拉之后主干上发出的一些小血管有被拉断的可能。
三是颅内血管弯曲,导丝、支架等介入器材难以到达治疗部位;再加上血管很细小,通常在2.5~3.5mm左右。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治疗脑血管狭窄存在相当的难度。
自年以来,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支架植入一直做的是颅外段支架植入手术,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完善,影像科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技术的开展,这是神经内科支架介入手术首次涉足颅内段血管。
支架植入术应用前景广阔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80%,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闭塞所致。而大脑中动脉闭塞远远多于其他动脉闭塞,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占有重要位置。
颅内血管主干闭塞一般可导致病灶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完全性失语症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多项研究显示即使采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
由于药物治疗效果的不满意,国内外神经介入医师一直致力于从血管成形术方案中寻找突破点。支架植入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的特点,能让脑血管病患者得到更加合理、规范的治疗。
(神经内科邱振方供稿)
编排:常乾坤
校对:张敏敏
审核:*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