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坐骨动脉(persistentsciaticartery,PSA)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发育异常,发生率为0.03%~0.06%,在早期胚胎发育时期,当股浅动脉正常发育时,坐骨动脉通常会消失。vanHooftIM等回顾了至所有文献中的病例,PSA可分为两型,即不完全型和完全型。不完全型PSA坐骨动脉发育不良,股浅动脉为下肢的主要供血血管。完全型PSA坐骨动脉延续为腘动脉为下肢的主要供血血管,股浅动脉细小为下肢的次要供血血管,甚至完全消失。完全型PSA常并发动脉瘤、血栓形成、远端动脉栓塞及动脉硬化等表现。发生永存坐骨动脉瘤的比例是48%。本例患者为完全型,保留坐骨动脉对下肢的血供,并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发现永存坐骨动脉瘤支架再狭窄1d。左下肢动脉血管超声示:左臀部皮下组织内可见支架回声,支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下肢明显肿胀,肤色正常,皮温可,左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前胫后动脉未触及。左足大拇指干性坏疽。入院诊断:(1)永存坐骨动脉瘤覆膜支架再狭窄;(2)左足趾感染;(3)房颤。下肢动脉造影提示:左侧残存坐骨动脉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给予左下肢动脉血栓抽吸+经导管溶栓+置管术。4d后给予左下肢动脉球囊扩张+置管拔除术,对症治疗后满意出院。该患者一个月前以“左下肢发凉、疼痛6d”主诉入院。入院诊断:(1)左下肢重症肢体缺血;(2)左下肢永存坐骨动脉瘤;(3)房颤。下肢动脉CTA提示“左股动脉瘤,左胫前、胫后动脉远端闭塞”。左足及足趾明显紫绀,可见足背及足底花斑,左足皮温较右侧低,皮温平面位于脚踝部以下,肤色青紫,浅感觉麻木、触痛,左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未及。左臀部后外下方可扪及约鸡蛋大小搏动性包块,搏动与心搏一致,未闻及血管音。ABI:右1.02,左0。入院行下肢动脉造影+动脉瘤隔绝术+置管溶栓术。术中动脉瘤近端直径约8mm远端直径7.5mm植入Viabahn10~mm支架1枚,将MPA导管置入腘动脉,持续给予溶栓治疗,4d后左下肢动脉造影可见原左胫前动脉远端血栓基本消融,术毕拔除置管,加压包扎。患者由于缺血时间过长,左足大拇指缺血坏死发黑,一般情况可,术后第3天平稳出院。本例为股浅动脉发育不全,坐骨动脉取代股浅动脉为下肢的主要供血血管。
2护理要点
2.1疼痛
患者左下肢持续缺血导致疼痛,是入院最直接的问题,运用单维度评估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进行疼痛评分。下肢缺血性疼痛是由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代谢产物刺激末梢神经和局部肌肉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下肢缺血性疼痛严重影响患生活质量。
2.1.1一般治疗
指导患者戒烟,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动脉收缩、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缺血和血栓发生的风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早8~10年患PAD。
2.1.2多模式阵痛治疗
多模式阵痛是指综合应用不同疼痛治疗方法、不同镇痛药物以及不同给药途径,从而提高镇痛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镇痛药物尤其阿片类用量、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酚羟考酮每6小时服用一次,疼痛缓解不明显,0.9%Nacl溶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滴注,此外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4.2mg剂量外用,患者疼痛明显好转,给予持续动态评估患者疼痛变化,观察记录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患者未出现药物依赖。
2.1.3患肢观察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的温度、感觉、颜色、动脉搏动情况,通过对比双侧肢体评估患肢缺血程度,忌冷、热敷,以免加重肢体缺血或由于下肢感觉迟钝导致损伤。定时测量肿胀腿围,避免患肢的劳累、碰伤,注意防寒保暖,穿松口棉袜或者加盖棉被,保持患肢清洁干燥,给予定期消*处理,保护周围组织免受创伤,干性敷料覆盖包扎结痂和坏疽脚趾周围,避免皮肤损害。
2.1.4心理辅导
患者入院后被告知可能存在肢体缺血坏死,截肢可能,坏死物质吸收可能影响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给予人文关怀,介绍疾病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
置管后持续给予尿激酶50万U+0.9%Nacl溶液ml以4万U/h溶栓治疗,患肢皮温明显升高,一般情况良好,4d后给予左下肢动脉造影术。动脉置管溶栓导管和动脉鞘管均直接插在动脉内,置管时间较长,需要采取严密观察,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2.2.1术后体位及观察要点
患者术后取平卧位,患肢自然伸直,直至拔管术后24h,期间可左右轴线翻身,避免压疮发生,将患肢平放并注意保暖。防止导管打折与阻塞。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