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男,32岁。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乏力。
既往高血压,吸烟10年(20支/日)。
影像资料
□颅脑MRI
△DWI:右侧壳核和内囊急性梗死。
△颅脑和颈部3D-TOF-MRA: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可疑狭窄(*箭)。
□DSA和管壁MRI△DSA: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局部轻度狭窄(*箭);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管壁MRI(断面扫描):局部管壁偏心增厚(*箭),T2信号不均一,符合典型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临近管腔的条状纤维帽高信号,下方是低信号坏死核),T1呈等信号,可见纤维帽轻微强化。△DSA: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异常;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管壁MRI(断面扫描):局部管壁偏心增厚(红箭),T2信号符合典型粥样硬化斑块表现(详见前文),T1呈等信号,纤维帽显著强化(不稳定斑块)。住院期间,经充分评估,未发现除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不稳定斑块以外的其他潜在脑卒中原因。简评
1、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具有异质性,诊断极具挑战,常难明确发病机制,本病例即是如此。
2、最终,此患者脑梗死机制最终由管壁MRI确定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上壁非狭窄不稳定斑块累及豆纹动脉开口。在解剖上,外侧豆纹动脉通常开口于大脑中动脉主干的背侧-上壁。基于管壁MRI评估的研究也发现:大脑中动脉主干背侧-上壁斑块和豆纹动脉梗死关系密切。
3、有趣的是,左侧大脑中动脉斑块位于腹侧-下壁,虽已造成管腔轻度狭窄,但却是无症状的,这和文献报道结果相符合。
4、除斑块位置外,斑块稳定性(易感性)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斑块强化和斑块内出血是颅内不稳定斑块两个重要评判指标。此患者,虽然右侧大脑中动脉症状性斑块负荷小于左侧,但其纤维帽呈显著强化(不稳定),而左侧大脑中动脉无症状斑块仅有纤维帽轻微强化(相对稳定)。
5、另外,在此病例,豆纹动脉梗死区范围相对较大的可能原因是:豆纹动脉共干变异,斑块或局部小血栓累及了共干开口;或者,斑块或局部小血栓累及了临近的数条豆纹动脉开口。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