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9个城轨项目为何荣获ldquo国家
TUhjnbcbe - 2021/7/19 15:00:00
北京扁平疣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1月1日,00~01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公布(详情《祝贺!6条轨道交通项目喜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附工程建设单位)》)。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3项轨道交通工程喜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河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西安市地铁4号线工程、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6项轨道交通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年,是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对获奖项目中特别优秀的授予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荣誉。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这9条线路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的显著成绩。

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1项目概况

武汉地铁6号线(WuhanMetroLine6),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第五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年1月8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金银湖公园站至东风公司站),[标志色为鹦鹉绿。6号线一期工程由沌口体育中心至金银湖,全长36千米,设站7座,其中设换乘站11座。6号线一期是武汉首条A型车线路,列车编组形式为6A,即由6节A型车组成一列地铁。总投资70.5亿元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科技领先”的建设理念,与高等科研院所开展科研项目16项,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

其中项目采用的tcLTE1.0系统是基于1.8GHz频段TD-LTE技术的LTE-M系统,实现了国内首次LTE-M系统承载CBTC业务工程化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4GHz频段干扰问题。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让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成为国内也是世界上首次实现LTE-M承载CBTC业务完整应用的轨道交通线路,开启了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LTE新时代!

基于各类新技术创新,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百余项。其中科技进步奖13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工法1项、QC成果奖项。

3工程质量亮点

全国首建高挑空、大跨度、无柱中庭的地铁车站

瓦蓝的天空中絮状白云好似随风游走,绵延百米的老骑楼诉说着武汉故事,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市井百态壁画展现商贾云集的盛景,一张张整齐摆放的竹床勾起老武汉心中的盛夏之夜……再熟悉不过的汉正街被武汉地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搬进了地铁站,通过创新空间设计,创造了全国首次侧跨楼板全部打开的先例,完美实现了“在室内再现室外实景”的艺术效果。气势恢宏、原汁原味的汉正街站也因此惊艳一时,成为往来于此的乘客驻足观赏的景点。

按照“地下艺术宫殿”标准打造的武汉地铁6号线,全线共设计了11座艺术车站,5个艺术橱窗,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让6号线承载着城市的经典回忆和老汉口的商业风情,一处处匠心独具的艺术设计,融入了浓厚的楚汉历史文化。

“六道防线”“三个一”全过程监管工程质量

秉承“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致力于将轨道交通6号线打造成“科技创新地铁、高效便捷地铁、绿色环保地铁、品质艺术地铁”。

“六道防线”: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牢牢把握工程质量这条主线,组织“参建五方+第三方安全监理+安全预警”单位形成质量安全管控“六道防线”;

“三个一”平台:建立了工程质量安全的“识-警-控”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了“一张图、一张屏、一张网”——“三个一”的质量管理大平台,实现所有标段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管。

武汉地铁集团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的“三个一”平台年入选住建部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创新指南》、00年入选住建部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在行业内组织学习并推广应用。

累计客运量近4.8亿人次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南北跨越汉江,连通汉阳汉口6个中心城区。工程起于沌口区体育中心,终点接入金银湖停车场。工程正线全长35.96公里,共设车站7座,其中换乘站点11个,全为地下站。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千伏主变座、控制中心1座。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于年1月8日开通运营,截至00年11月30日,累计客运量近4.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33.35万乘次,单日最大客运量超过46.43万乘次,较大程度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和沿线区域交通供需矛盾,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

开通运营近四年的时间,各类服务设施、设备运营情况良好,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列车正点率均大于99.99%。持续良好、稳定的运营状态保障了6号线运营服务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同行业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工程1项目概况

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南起白云区嘉禾望岗站,北至从化区东风站,线路全长54.4公里,其中地下线长1.9公里,地上线长3.5公里,共设13座车站。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广州地铁十四号线路建设过程中,地铁建设者们实现65项技术成果自主创新,其中具有国内领先的创新技术1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19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主编行业标准1项、软件著作3项。线路建设中取得的多项创新成果被应用到北京、成都、天津等城市地铁项目,并连续两年获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在全国轨道交通建设中予以推广,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

为打造精品工程,地铁建设者们始终践行科技地铁、智慧地铁、绿色地铁、人文地铁的建设理念,多项施工技术实现“首次”突破:世界首个长大区间预制节段拼装全刚构体系桥梁、国内首个基于运营性能的轨道选型及技术创新、国内首个自主研发装配式自平衡悬吊体系高架车站、国内首创新型预制节段梁拼装架桥机、国内首次应用双模及双螺旋盾构改造技术,并自主研发新型装配式墩柱施工作业平台、CPШ精密控制测量技术、轨道工程运输安全智控平台、地铁隧道内尾气净化装置等多项四新成果,在施工中的隧道全断面测量、管线综合、装修工程等运用BIM技术,保证工程优质高效。

3精致管控打造精品工程

轨道交通工程涉及多个专业种类,建设过程的资料数据量异常庞大,且参评单位数量多达0家,同时,组织申报、资料初审、现场复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评审程序严格,想要打造精品工程,必然少不了一支优秀的建设团队。为打造精品工程,他们提前规划、积极统筹,集结整个团队的智慧力量,对各项工作都做到精致管控,坚持把所有发现的问题都整改到位,以展现最佳的工程形象。

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即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策划,重样板,优工艺的思路。将质量任务落实到人,制定了样板引路、过程三检制度等一系列过程控制措施,定期召开创优培训会议,关键工序严格把控,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同时,全面推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控,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坚持按规范、标准组织施工,严格控制质量通病,保证施工质量一次成优。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1项目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全长约5.5km,设车辆段和全地下停车场各1座,共设座车站,其中10座换乘站。共含9号单开道岔39组,9号5m间距交叉渡线3组;7号单开道岔53组,7号5m间距交叉渡线3组。工程于01年7月开工建设,年7月竣工。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深圳地铁9号线获得:国际隧道协会首届工程大奖提名奖,省部级科技奖13项,省部级设计奖8项,省部级质量奖15项等,取得了编写规范1部,出版专著7部,国家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以上工法1项,80篇专业论文等知识产权。

年4月,工程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评选为“年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在全国轨道交通中予以推广。

年6月,在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的组织下,以杜彦良院士为组长的评审组对本工程研究成果的鉴定意见为: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新型高平顺道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地铁9号线工程建设期间研究攻克了36项重大施工技术难题,其中鹿丹村站6个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深圳地铁主体施工最快记录;逐一破解人民南站施工难点,填补了我国“先隧后站”地铁盾构施工的技术空白,成功切除根桩基,顺利穿越滨苑小区建筑群,填补了国内盾构施工大规模切割穿越居民楼桩群基础的空白。

首创设计了高精度液体阻尼预制钢弹簧浮置板,形成设计、制造及施工成套技术体系;

首创设计了地铁桁架双块式轨枕与新型高平顺道岔,铺轨速度及过岔平顺性分别提高1倍;

国内首次地铁全线应用盾构区间预埋滑槽技术,实现后期设备“零钻孔”安装,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工效及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首次结合盾构与地层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盾构隧道可掘性的地层分类方法,填补了国际基于盾构掘进的地层分类空白,对工法选择和设备选型有重要指导意义。

3工程质量亮点

地铁9号线首次应用预埋滑槽技术创国内地铁先河,有效实现了后期设备安装的零噪音、零粉尘、零能耗的目标,充分体现节能减排、绿色地铁的理念,尤其对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工法、结构优化、科技成果应用,地铁9号线共降低企业成本近4亿元,节约投资超10亿元,并比预期开通运营时间提前个月,在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亦属少见。目前,地铁9号线项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全部成果,已在深圳地铁项目得到应用。其中,全线采用盾构管片预埋滑槽技术因使用效果好,目前已在全国7座城市轨道交通全面应用。

深圳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全国最大锚索群,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盾构机长距离穿越锚索施工技术,采用独特的盾构切削过锚索区施工法,直接从地面施工旋挖桩,%实现锚索全部切断,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同时大幅度降低征地拆迁、土方开挖工程量。

采用自主研发的盾构切削高层建筑物密集群桩及桩基托换施工技术,实现盾构机连续穿越15栋建筑物。其中5天切削3根桩基,正面穿越鸿隆大厦,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成功排除全线最大风险点,该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

国家优质工程奖

河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1项目概况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东西向骨干线路,也是轨道交通线网中连接主城区与正定新区的骨干线,成为沟通石家庄东西部重要的联动桥梁。全长3.9公里,共设车站0座、1个区间,设车辆段、综合维修基地、停车场各一处,控制中心一座,主变电站两座;总投资.3亿元,年7月1日开工,年6月6日开通运营。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石家庄地铁1号线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科研成果、国家级专利5项、省部级工法10项、获3项国家级、省部级QC成果。

1、国内首次自创车辆段电力系统“0KWP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站”,为后期电力供应提供绿色能源,节能环保效益突出。

、开发《采用多种高等减振道床有效减振降噪》技术,研发“铺设新型梯形轨枕+钢弹簧浮置板+减振垫浮置板”组合减振技术,降低行车对周边构筑物影响,提高出行舒适度。

3、攻关“全断面无水中粗砂层盾构快速施工关键技术”,通过对渣土改良、智能化管片拼装、应用克泥效技术控制工后沉降,运用WBS原理,总结“盾构作业新模式”,形成行业新标准,实现安全、高效、环保、节能。

4、针对盾构测量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出43个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9个城轨项目为何荣获ldquo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