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聚焦髂内重建符伟国教授团队厦门市首例
TUhjnbcbe - 2021/7/28 6:53:00
北京痤疮哪里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是推进学科不断壮大的动力,目前中国血管领域医疗创新已经受到全球的瞩目,在年1月13日,由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领衔,并与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创新企业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健"),共同合作研发的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成功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成品化的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

先见.聚焦腔内重建髂内动脉

髂内动脉受累及是孤立性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病变中的常见现象,EVAR治疗时至少应保留一侧髂内动脉,其中髂分支支架技术(IBD)因符合人体解剖,操作安全,并发症率低,远期通畅率高,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腔内重建髂内动脉解决方案。

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的成功研制,为临床髂内动脉重建带来了新的选择。为了更好地聚焦全新的腔内重建髂内动脉解决方案,先健联合血管资讯特创病例专栏,本专栏立足于临床基础,从每个“鲜活”的病例出发,挑战疑难,展现风采,希望通过髂内动脉重建的病例,让更多的血管外科同道能够有所裨益,交流互进。

本期带来医院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团队实施的厦门市第1例应用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腔内重建髂内动脉病例分享,欢迎大家阅读、交流与探讨!

厦门市第1例

一、病例情况

性别:男

年龄:68岁

主诉:发现腹主动脉瘤及髂股动脉瘤5年余

现病史:发现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股动脉瘤5年,于我院一期行腹主动脉瘤及左侧髂、股动脉瘤手术,为进一步治疗右侧髂、股动脉瘤二次入院。

既往病史:高血压8余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

术前影像学资料:

图一

图二

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

(一)胸腹主动脉CTA:升主动脉增宽,最大径约50mm,主动脉弓及胸腹主动脉管壁可见多发低密度影及钙化,其中腹主动脉下段近髂动脉分叉处管腔扩张,最大径约28.7mm,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瘤样扩张,瘤体内可见低密度无强化的附壁血栓,最大径分别为:右髂总26.1mm,左髂总36.2mm,右髂内19.9mm,右侧髂内动脉开口直径12.9mm,左髂内37.5mm,右髂外36.4mm,左髂外44.5mm,右股总29.1mm,左股总44.6mm,双侧髂、股血管走形迂曲伴附壁血栓形成。

(二)腹主动脉及左侧髂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见支架造影剂外渗,考虑右侧髂内来源II型内漏;髂、股动脉瘤显影,左侧股动脉人工血管通畅。

二、病例特点

肾下腹主动脉瘤,近端锚定区长度约38mm,形态良好,合并双侧髂总及股总动脉瘤。

三、治疗方案及制定策略

患者双侧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股动脉瘤,患者高龄,同步处理全部病变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遂决定分期治疗,左侧髂总、髂内、股总动脉瘤瘤体直径较对侧大,附壁血栓,血管条件差。

1期:处理腹主动脉瘤、左侧髂动脉瘤及股动脉瘤,行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左侧髂内动脉弹簧圈栓塞、左侧股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已完成);

2期:处理右侧髂总及髂内动脉瘤,采用先健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行右侧髂内动脉支架重建术(本期手术);

3期:处理右侧股动脉瘤,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待手术)。

四、拟用手术器械

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先健)IB---

Lifestream?球扩式覆膜支架(巴德)10*38mm

五、手术过程

1.入路选择:左侧肱动脉纵行切口,显露肱动脉置鞘备用,穿刺右侧股动脉置鞘,预置2把proglide备用。

2.术前造影:

造影显示:腹主动脉支架见造影剂外渗,考虑II型内漏,右侧髂总、髂内及股动脉瘤显影,左侧髂内动脉栓塞效果佳,无血流。

3.手术过程

(1)选择先健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IB---,从右侧经超硬导丝导入支架,近段桥接原右侧髂总支架,远端髂内外向短分支开口定位于髂内动脉开口上方释放。

(2)导丝经左侧肱动脉穿刺点超选入G-iliac?髂内分支开口,远端留置于髂内远端,交换Supracore导丝,经导丝导入巴德Lifestream10*38mm球扩式覆膜支架,定位后释放。

4.术后造影

术后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形态良好,原腹主动脉瘤II型内漏消失,完美重建右侧髂内动脉,血流通畅,无内漏,效果满意。

术者点评

患者为肾下腹主动脉瘤,近端锚定区长度约38mm,形态较好,远端双侧髂总动脉瘤、髂内动脉瘤、股动脉瘤。结合病例特点,我们选用分期治疗,避免长时间手术,患者无法耐受及较大创伤带来不利并发症。左侧髂总、髂内动脉瘤、股动脉瘤瘤体较大且条件不佳,因此一期我们选择了弹簧圈栓塞左侧髂内动脉,二期重建右侧髂内动脉。在二期重建右侧髂内动脉过程中,考虑远端分支较多,如完全覆盖右髂内动脉瘤,有覆盖分支的风险,加重内漏发生率,如行分支栓塞,加重患者手术费用,考虑患者右侧髂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小,我们选择部分覆盖瘤体。

髂内动脉承担着臀肌、盆腔及脊髓等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髂内动脉按其分布,又可分为壁支与脏支。双侧均覆盖可能出现臀肌跛行,结肠缺血、性功能障碍,脊髓缺血、臀肌或直肠坏死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及孤立性髂总动脉瘤的患者,EVAR治疗时至少应保留一侧髂内动脉。

髂内动脉重建目前有多种技术,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弊端,如:喇叭口技术二次手术率高,三明治技术内漏发生率高而远期通畅率低,crossoverchimney技术存在内漏及远期闭塞的风险等,而分支支架设计符合人体解剖,能更好地完成髂内动脉的重建,其近端足够的锚定区降低内漏的发生。

符伟国教授团队简介

符伟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兼复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夹层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学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大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血管学会会员、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学会会员。

针对中国人“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高于西方,病情凶险,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死亡率、并发症率高的特点,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腔内微创治疗”,将手术死亡率从15-45%降至1.3%,截瘫率由25%降至0.8%,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创建了国内“腔内血管外科中心”,将该项新技术推广至全国37座城市的81医院,积极推动了主动脉腔内治疗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完成了全球最大样本(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全国最大样本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例);在腔内微创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

王利新教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医院医院血管外科执行主任。IUA中国静脉非血栓性疾病分会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委副主委;中国医疗器械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秘书长;医院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健康促进会静脉疾病学组副组长;西南智库特约研究员;ISVS国际脉管学会委员;上海市第二届卫生青联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委副主委;厦门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会长。

年参加国家援疆医疗队。主持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3项)、教育部新教师基金、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等课题12项。在Journalofvascularsurgery、EuropeanJournalof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等杂志上发表SCI文章20余篇。参编《*家驷外科学》、《实用外科》等专著6部,主编《血管外科病例解析》。担任国家自然基金一审专家。JournalofEndovascularTherapy、Journalofthoracicdisease和中华实验外科等杂志编委。获得专利11项。入选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医师第一期培训,获得上海市人社局“人才发展基金”资助和卫计委“新优青计划”、厦门市“拔尖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医院优秀人才计划等资助。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上海市总工会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奖、中华医学会二等奖、华夏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等学术奖项多项;获得首届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颁发的“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奖,厦门市“十大杰出青年”等。

产品简介

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的良好表现归功于其优良的设计理念:

一、多种规格,广泛适配

规格型号丰富,适配绝大多数腹主支架;长主体与腹主主体无需桥接髂动脉延长支架,减少连接点,降低内漏风险,同时减少患者费用

二、钽金属mark设计

清晰可视,便于支架术中精确定位

三、短分支不等高波形设计

防止分支打折,确保在管腔内充分展开,有利于髂内动脉导丝回路的建立

四、近、远端内置波圈

增强贴壁性,有效防止I型内漏

五、镍钛合金及PET覆膜材质

出色的柔顺性

六、输送器U型锚后释放设计

释放稳定,定位精准

SilverFlow?髂内覆膜支架系统的独特设计理念:

一、互挂编织结合外层斜纹固定设计

绝佳柔顺,稳定支撑

二、近端尺寸统一,保证连接强度

接口尺寸统一:

不同规格髂内覆膜支架近端直径:10mm

不同规格髂动脉分叉支架短分支直径:8mm

二者连接稳定

三、V字型mark,可视性佳

近端和远端各有两个V字型显影点,术中便于定位

四、远端花瓣式设计

增强支架远端贴壁性

先健科技公司介绍

作为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微创介入领域的领*企业,先健科技从成立之初便致力于解决领域内面临的医学难题,持续推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介入医疗器械,满足我国急需的临床治疗需求。

全球首款获批的成品化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的获批上市,丰富了先健科技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组合,使先健科技进一步完善了其在主动脉腔内治疗领域的平台性布局。

未来,先健科技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携手业内专家推进更多临床急需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造福广大患者。

往期推荐

重磅上市?中国首创!郭伟教授团队: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正式临床应用

聚焦髂内重建

郭明金教授团队:全国第二!接二连三!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应用新体验

聚焦髂内重建

郭平凡教授团队:福建首例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治疗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动脉瘤

聚焦髂内重建

龚昆梅教授团队:医院完成省内第一例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髂内动脉应用

聚焦髂内重建

郝斌教授、续慧民教授团队:山西首例!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腔内重建髂内动脉效果显著

聚焦髂内重建

戈小虎教授团队:*首例!顺利完成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的应用

血管资讯学术会议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髂内重建符伟国教授团队厦门市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