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成功为一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狭窄患者实施药物涂层球囊动脉扩张成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将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患者带来了福音,实现了动脉硬化闭塞治疗的无支架植入。
家住市区的孙大爷,今年67岁,20天前,突然出现左下肢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随即到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针对孙大爷的病情,介入血管外科王立*主任组织科室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时,实施介入动脉腔内成形术——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年2月19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介入血管外科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实施药物涂层球囊动脉扩张成形术。术中,药物涂层球囊被缓缓送入尹大爷血管内,药物成功释放到病变血管内壁,该药物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从而提高远期通畅率。术后,孙大爷左下肢疼痛等缺血症状消失,动脉搏动恢复,经过一个多月的随访,无复发迹象。
王立*主任介绍:和普通球囊相比,药物涂层球囊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它可载药并能在病变部位以短暂的贴壁时间释放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在治疗关节部位血管病变方面,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以及裸支架相比,能更为持久地保持血管的通畅,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
科普链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下肢动脉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外周动脉病变(PAD)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老年人群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血管成形术是外周动脉病变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置入球囊或支架的扩张作用排除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但是术后再狭窄一直是这项微创手术的重要缺陷。药物涂层球囊技术(DCB:drugcoatingballoon),是通过将抗血管增生药物涂于球囊导管表面,通过抑制内膜增生从而减少再狭窄。国外关于DCB的临床研究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周围动脉(血管直径为2~8mm或更小)狭窄时,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5.5%,显著低于普通球囊治疗的31%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目前药物涂层球囊也在冠状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医院桓台分院订阅号
更多健康资讯、医院动态,医院(订阅号)
医院桓台分院服务号
预约挂号、信息咨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