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依兰哈喇古城
TUhjnbcbe - 2021/8/12 23:34:00

依兰哈喇古城

三姓,曾经拥有什么样的回忆,三姓曾经蕴藏着多少过往,三姓曾经拥有怎样的繁盛?

三姓,一座收藏历史、开启文明,钩连着过往和未来的古老都市!

三姓,群山万叠,雄障东陲,在过去几百年里,始终保持自己独特魅力和历史坐标,文明与发展,一直引领着远东地区和这座古城的发展脉络及追逐强盛梦想的伟大过程。在时光的雕刻流转中,三姓的样貌,虽然经历了无数次风雨变迁,历经多少次磨难,它永恒而独特的都市之*却从没有改变过。

依兰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她的面孔是怎样的,发展脉搏如何?三姓城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骨子里又凝聚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依兰哈喇》关于这座古城在过去四百多年间,乃至上下六千年里,发展演变与探寻。

清代三姓城著名的西大街

清代三姓城繁华热闹的兴隆街

依兰旧民居——四合院青砖大院房

年沙俄进犯三姓城之前的依兰西大街牌楼

民国初期在沙俄炮火击毁的牌楼原址重建的新牌楼

依兰县人民*府一类保护建筑:赵国信大院房

(原赵氏大院房年毁于攻占三姓城的沙俄炮火中。此房是在年废墟原址上重建的,年被开发商于某拆毁)

依兰哈喇古城

依兰哈喇古城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黑龙江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清代是吉林将*三姓副都统管辖下的东北重镇,也是三边(三姓、宁古塔、珲春)之一。

依兰(也是黑龙江省)最后一片古街区:青砖建筑林立的清代三姓西小江子旧貌(西大街北)

清代东北赫哲族重镇三姓城西小江子古街区旧址(西大街南)

(依兰西小江一带是三姓赫哲族清初落脚依兰时生活的地方,四百年前这里长满了参天蔽日的红松,当年人们建大院房时大多就地取材。在原楚木街周围随处可见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拢的大树桩,由此可见一斑)。

车水马龙的三姓西大街

年清代吉林将*三姓副都统辖区图~年清代吉林省依兰府辖区图

三姓城是以赫哲人卢、葛、胡三大姓氏命名的清代赫哲族重镇,是满语或赫哲语“依兰哈喇”的汉语称呼。“依兰”汉译为“三”,“哈喇”汉译为“姓”,合起来就是“三姓”的意思。因此依兰在清代被称为三姓城,为清代”边外七镇“之一。

依兰有余年的发展史,余年的文明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建置,先后经历了唐·渤海国、辽国五国部、金代胡里改路,元代三万户时代。明清时期,迎兰庙街和松花江对面的三姓城又经历了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三姓副都统时代,依兰走向了最辉煌的顶峰。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存在过渤海国的铁骊府;辽代生女真建立的五大部落之一越里吉(因越里吉——今依兰旧城——位于五国之首,史称五国头城);金代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元代三万户之一的斡朵里万户府——满族国都斡朵里城——元明时期海西东路第一城和清代迎兰庙街、三姓城等多座古城池。

唐·渤海国铁骊府辖区图

金代胡里改路辖区图

依兰哈喇——三姓古城,为古女真族居住的故地,是建州女真满族先祖的发祥地,也是赫哲族生活、居住的重镇,历史渊远流长。

虞、夏、商时期,三姓为肃慎之地;汉、晋时期为挹娄之地,东汉朝中叶至唐朝时期,汉族人开始迁居该地;南北朝时期属安骨部的属境;隋朝时期为靺鞨之地;唐朝时期则属忽汗州;辽国时期,三姓为五国城部之越里吉部地,金国时期属胡里改路,元于此地设胡里改万户府、斡朵怜万户府(在依兰城江对岸迎兰一带)。明朝时期再置和屯卫等。历史上,建州女真曾居于该地,后因受东邻吾者女真水达达的(东海女真,亦称野人女真)不停袭扰和西邻兀狄哈人的侵袭,背后经常受敌,发生械斗事件,挥厚、猛哥帖木儿被迫率领胡里改、斡朵怜、桃温三万户府的民众顺着牡丹江口大举南迁,后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大清王朝。巧合的是,三百年后的年东海(野人)女真的后人——三姓(也有称四姓)赫哲族世族迁居此地,成为依兰的真正主人。

明代建州女真辖区图

清代吉林依兰道辖区图

年11月18日,依兰被黑龙江省*府评为“黑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哈尔滨依兰哈喇古城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老城区

气候类型

依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年平均气温2.6-.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8.6℃,最低气温为7.2℃,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出现在7月,全县积温偏差较大,为积温不稳定区。

占地面积

约80平方公里

著名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唐·渤海国铁骊府驻地兼广州治所,暨后来的金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唐·渤海国铁骊府归州治所迎兰;辽代五国头城遗址;元代斡朵里城遗址(迎兰六座古城);三姓副都统府左司旧居,三姓副都统府档房,三姓副都统府印务处档房;寺庙文化——财神庙、清真寺、慈云寺等;北当铺旧址;元茂店;老君堂;久如客房;满族民居委可吉里(关氏)大院房;三姓满族民居闫横大院房;清靖边营旧址;巴彦通拦江铁锁旧址;松花江畔清代炮台遗址;锦州副都统郎承顺(石猴)大院故居;带寺庙的葛氏大院;博物錧

适宜游玩季节

春季和夏季

建议游玩时长

三至五天

所属城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所属国家

中国

开放时间

全天

1名称由来6城内结构

2地理位置7主要景点

古城历史8建筑特色

4古城沿革9文化价值

5景区范围

名称由来

依兰,旧称三姓。满语和赫哲语称依兰哈喇。依兰,即’三“,哈喇,“姓”也。

唐·渤海国时期依兰属铁骊府(铁骊府下辖广州、归州等六州,其中广州与铁骊府同置设在土城子,归州设在迎兰),辽属五国头城越里吉国,金属胡里改路(治所在城南60里处牡丹江畔土城子),元属胡里改与斡朵里*民两大万户府的辖地,明属忽儿海、屯河、呕里罕河诸卫。在唐渤海国、辽五国部、金胡里改路、明代忽儿海、屯河诸卫并存及清代三姓副都统时期,管辖之地大体是指依兰以东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中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及滨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一带,北到外兴安岭西泊利亚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

古时的依兰为东夷峦荒之地,大约二万年前左右,依兰的河流非常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仅依兰周边五十里内肖奇嘴子、西湖景、新利水库、演武基东南白搭子沟等地就发现过猛马象牙多处,由此可见一斑。

依兰四面环山,三面绕水,是一个风水宝地。自国初赫哲族卢、葛、胡、舒四姓氏来到此地建立三姓城,三姓城成为清代二级*府三姓副都统的驻地,依兰由此成为数十万赫哲人向往的首都和赫哲族同胞眼中的掌上明珠,也成为中国东北部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赫哲族重镇,曾经有“声闻黑北三千里,鸣贯江南十六州”“的誉称,民国时有“三姓京”之称。据《三姓家谱》及《三姓志》记载:清顺治二年(年)换旗兵驻防。康熙五十三年(年)将土著赫哲族舒穆鲁、葛依克勒、卢业勒、胡什哈里四巨族(简称舒、葛、卢、胡四姓)编为正*、正白、正红、正蓝四旗世管佐领。嗣以胡氏徙往宁古塔,只余舒、葛、卢三姓,遂呼斯地为“三姓”。雍正九年(年),添设副都统,是为依兰设治之始,其首府三姓城为三姓副都统的驻地。

地理位置

依兰古城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部公里,东径°11′~10°1′,北纬45°50′~46°9′之间。全县地形酷似枫叶,以松花江、牡丹江汇合处为中心,平卧在三江平原的西部。境内丘陵起伏,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土腴物饶,森林密布。境内有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乌斯浑河、妙嘎珊河、巴兰河、松木河、楚勒木河、无风浪、舒乐河、音达木河等众多河流,其中松花江、牡丹江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横穿依兰全境,自古就是重要的*金水路和交通线。弯曲北流的牡丹江,在依兰城西岸逶迤起伏的张广财岭余脉——拉哈阜山的山脚下与松花江汇合。倭肯河在城东完达山最西端的余脉倭肯哈达山下——注入松花江。妙嘎山河、巴兰河自北面小兴安岭荒台山下弯转南来,一路小跑,在三姓城松花江城北斡朵里城旁和城东北十二里注入松花江。因此有人形象地描述依兰的自然地势是:“群山万叠,雄障东陲”,“三江襟束,高掌远蹠”,“叹松花江东北输灌牡丹江,西北输混同江入俄,气势如龙蜿蜒,直欲吞昆仑(伦)呼长白”;“四周遥向山岳”。形胜之美,冠于三江。自古以来,依兰就是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治、经济、文化和*事中心,是满族皇室的发源地,清代赫哲族*事重镇。

今日依兰古城,东北与佳木斯、桦川接壤;东邻桦南、勃利县,南连林口县;西靠方正县、通河县;西北接铁力县与伊春市;正北是汤原县。全县总面积.0平方公里,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90公里。哈同高速()国道和哈肇公路,以及新修建的哈佳高铁等穿境而过,是全县的交通大动脉。

古城历史

依兰哈喇古城是东北地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清代依兰哈喇——三姓是吉林三边(三姓、宁古塔、珲春)之一,管辖面积最大,其中三姓城为三姓副都统的驻地。民国时依兰有“三姓京”之称。从唐代起,这里隶属黑水都督府。唐·渤海国时,土城子古城一带为铁骊府治所。辽代时在五国头城内设五国部节度使。金代在原渤海国铁骊府土城子设胡里改路。元代依兰境内设有火儿阿(胡里改)和斡朵里两个*民万户府。明代有斡朵里卫、胡里改卫和三万卫,继设呕罕河卫、和屯卫。清康熙三十一年(年)设三姓协领衙门;雍正五年(年)设副协领;雍正十年(年)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一年(年)撤三姓副都统衙门,置依兰府;宣统元年(年)设东北路道,同年八月改称东北路分巡兵备道。民国17年(年)撤依兰道改县*府。

从唐代开始到民国后期,依兰周围诸古城一直是东北边疆重镇和*治文化中心,因此依兰有半部东北史之称。依兰曾掌管着辽阔的土地,东至东海库页岛,南至兴凯湖,北至外兴安岭、西伯利亚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皆在她的管辖范围内。

根据出土文物和遗址考察,早在五、六千多年前,依兰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如倭肯哈达洞穴墓、无风浪、洼丹河遗址,它们是肃慎先世的文化遗存。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商周时期,肃慎族主要分布在以三江平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依兰一带正是肃慎族活动的范围。他们在这里不断地向中原进贡,主要贡品是“楛矢石砮”。汉代,肃慎族改称挹娄,当时,挹娄人臣属于夫余。夫余又归汉代玄菟郡管辖。依兰一带正是挹娄人的生活范围,迎兰古城群、土城子都是挹娄人留下的重要城堡。

南北朝时,挹娄又改称勿吉。其势力向西越过张广财岭,并伸向松嫩平原,排挤了原居住在这一带而且势力强大的夫余人,在此形成了勿吉七部的安车骨部和伯咄部。另外一部分勿吉人南下排挤了原来居住在牡丹江上游、绥芬河流域、松花江上游的北沃沮和濊貊族,形成了勿吉七部的粟末部、白山部、佛捏部。留在原居住地的是黑水部、号室部。其中黑水部势力最强,地域也大,大致分布在依兰以下的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直到库页岛上。依兰正位于黑水部的西侧。当时勿吉人向中原进贡走的路线是:乘船溯难河西上,至太沴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难河就是今天的嫩江和东瀛难河和东流松花江,太沴(沵)河就是洮河。向中原进贡的乘船者就是居住在依兰以下广大地区的黑水勿吉人,和中原王原有着密切的*治关系。

隋唐时,勿吉人改称靺鞨,靺鞨人分为七部,其中仍以黑水部最为强大。唐载开元十年(年),唐玄宗任命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使。开元十四年(年),又在黑水靺鞨居住的地区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当时依兰属黑水都督府管辖。

公元年,以栗末靺鞨为主体,在东北建立了渤海国。它是唐朝的地方*权。渤海国最强大时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个县。十五府中,铁骊府设于土城子,辖六州,其中广州与铁骊府同治。归州是铁骊府的门户,设在依兰松花江北岸迎兰古城,是汉唐北夫余裔,它是渤海国通往黑水靺鞨的必经之地。蒲州设在桦川县万里河通。

辽灭渤海国后,黑水靺鞨改称生女真人。生女真在依兰以下地方形成了五大部落联盟,即沿着松花江下游,直到乌苏里江江口,建立了五个大的城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部——剖阿里(今伯力镜内)、盆奴里(今汤原县固木纳城)、越里笃(今桦川县万里河通古城)、奥里米(今绥缤县敖里密古城)、越里吉(今依兰旧古城)。因越里吉部位于五国之首,史称五国头城。统和二年(年)五月,五国部始服辽。辽“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龙府都部暑司管辖。辽为加强统治,趁越里吉酋帅浑敞不法之机,任命契丹人为节度使,即五国部节度使。节度使住在五国头城。

“金代始祖讳函普,居完颜部仆斡水之涯。”建立金朝的完颜部的始祖最初居住在仆斡水之滨。仆斡水即忽汗水,是今日牡丹江(也有人称是倭肯河),可见,今天,金之始祖也出自黑水部,最早居住在牡丹江下游三江口肖奇咀子、依兰和迎兰、永和村一带,因为牡丹江和倭肯河两条江河都在依兰古城城东城西汇入松花江,相距不过十里,又都是河的尽头,即“仆斡水之涯”。金代始祖至四世绥可才从“仆斡水之涯”处依兰迁到阿城阿什河的支流海沟水一带。

金建国后,在依兰一带设置了胡里改路。胡里改路属上京路管辖,相当于金代的二级*府,其路治有人认为是在今依兰城北松花江与牡丹江交汇之地东侧的旧古城,也就是辽代的五国头城,也有称是在倭肯河畔喇嘛吽和牡丹江口处的迎兰。但近些年一些越来越多专家趋于路治设在依兰城南六十里的土城子。原因是如果五国头城或喇嘛吽是胡里改路治所的话,除城区狭窄,不能容入胡里改里路千*万马的*民,更最主要的是它靠近牡丹江的地方并不多,而与松花江、倭肯河接壤的地方较多。因此我们有把握认为,金初金代*府可能选择三面临江的辽代五国头城旧城做为胡里改路治所,但因五国城池经常因受到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三面大水的浸袭,西段五国城城墙被江水吞噬,江水倒灌,城中已经不能居住,胡里改路遂改迁到松花北岸高岗处的迎兰古城中(在金、元史地图上胡里改路之名曾标注在松花江北岸迎兰以西的地方,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胡里改路曾设在松花江北迎兰的可能性。金胡里改路设于松花江北岸迎兰非常合情合理,迎兰沿江一带正处在胡里改江,也就是牡丹江口上,因为那是牡丹江入松花江的要隘之处,人们习惯称河口处的城市为胡里改路治所非常正常。相传年北宋皇帝宋徽、钦二帝因那次五国城城墙被洪水冲毁,曾随着金代官兵转移到松花江北岸高岗处荒台山的古城中。

但是胡里改路后来又从迎兰迁徙到牡丹江上游60里处牡丹江东岸的土城子,因为那里地势力较高,不受水气,有渤海国留下的防护设施完备、地域开阔的铁骊府旧城池,更主要的是距离胡里改江较近,周围没有其他江河。

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古人很直白,因为城堡处在胡里改江(牡丹江)畔,所以才会给城堡命名“胡里改路”,他们绝对不会把胡里改路弄到松花江、倭肯河边,一个地理特征不明显,甚至很乱的地方,再冠上胡里改路的名字,这并不符合逻辑。

胡里改路因濒临胡里改江或胡里改江口而得名。胡里改江就是今日的牡丹江,唐称忽汗水,清称忽儿哈河。“忽汗”、“胡里改”、“忽儿哈”均为满语“滩网”之意。

金初,胡里改路设万户,为地方最高**官员,胡里改路万户内设有海关、码头、*营、学校等相关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周围还设有卫星城用来保护治所的日常生活。天德三年(年)十一月,海陵王罢各路万户,改置节度使。胡里改节度使管辖的区域是牡丹江流域、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及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一带,相当于辽五国部的管辖区域。

金朝*府在中国北半部推行君县制和猛安谋克制两种并行不悖的制度。在上京路所属的胡里改等路内设则设猛安谋克两级基层机构进行管理。“猛安谋克”是女真语。《金史。百官三》记载:“诸猛安、谋克隶焉。”

“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余同防御。”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猛安、谋克由金代皇帝封授,为世袭爵位。年在依兰县城南9公里晨光六队西拉哈通牡丹江畔的地里,一位田姓社员挖野菜时,捡到一枚金代哥扎宋哥屯谋克印,由此可知晨光、红星一带曾是“哥扎宋哥屯”谋克所在地,而上游40里就是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在依兰宏克利临江村、迎兰巴兰河口处的永和村、吴家、涌泉等地出土了大量的金代铁器说明,在金代胡里改治所土城子管辖下的猛安、谋克在依兰牡丹江和松花江两岸多有分布。

12世纪金朝末期,蒙古民族兴起漠北。其大*占领东北,金辽东路宣抚使蒲鲜万奴降蒙古,继而叛离自立,建国东夏(东直),改元天泰、大同。其势力北达松花江一带,南达朝鲜、辽东,东达海,西止于金界壕。在依兰旧古城——五国头城内出土的“监造提控所印”之边刻有“天泰四年”字样。证明东夏国在依兰一带设有统治机构。

东夏(东直)灭亡后,成吉思汗把他所占领的大处土地分支封给他的三个弟弟。其中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封地最大,“在蒙兀东北面界外、浯剌沐涟以北,跨有纳浯沐涟,中包黑山”。浯剌沐涟是今日第二松花江,纳浯沐涟系嫩江,黑山是小兴安岭。近年在宝清发现了“塔察国王印”,塔察儿是斡赤斤的孙子。由此可见,元初,依兰一带亦包括在斡赤斤的封地之内。忽必烈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设置了辽阳行中书省,下辖辽阳、沈阳、东宁、大宁、广宁、开元、水达达等七路。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原属开元路,后从开元路中分出了水达达路。水达达路又称女真水达达路,它管辖着居住在东流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岸的女真、斡者等民族。水达达路以下又设置胡里改、斡朵怜、朵斡怜、托温、孛苦江五个*民万户府。其中胡里改万户府就在牡丹江畔金代胡里改路旧治所土城子。斡朵怜(斡朵里)万户府则位于今天依兰对岸牡丹江口迎兰或肖奇嘴子一带。

元代末期,火儿阿(金胡里改)万户府的女真酋长是古论阿哈出。他的女儿嫁给明成祖永乐帝,列为三后。元末,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是挥厚、猛哥帖木儿父子。他们分别是努儿哈赤的七世、六世祖。因此,史称依兰牡丹江口肖奇嘴子和松花江北岸迎兰一带是清宗室的“发祥重地”、“龙兴之地”。

元末明初斡朵里和火儿阿(胡里改)城内的女真人因和西邻的兀狄哈人和东邻吾者女真水达达的不停械斗,被迫南迁。南迁时所走的路线是:斡朵里部因城池受到西北北山野人的攻击率先渡过松花江,顺牡丹江东岸南下,他们在60里处的火儿阿万户府土城子与古论阿哈出首领汇集,补充粮草后,继续南下。火儿阿城内的女真人是在斡朵里部南下后才开始进行南迁的,两部至宁安蛤蚂河子时再折向东南,直到绥芬河下游的渤海旧建州(元初的东开元、旧开元)时,才在此城定居二十余年,接受明朝*府册封为“建州卫指挥司”。从此,历史上才有了“建州女真”的称号。其实,他们都来自水达达路东海女真(野人女真)部,辽金后期的五国部大自都在这一区域,他们是从松花江下游分化出来的一支女真人,其原来居住地就在依兰一带的沃野上。

元代著名的移阑豆漫:三万户府

01

元代移阑豆漫之一:火儿阿万户府旧址全景图

元代火儿阿万户府古城遗址全景(东向航拍)

元代火儿阿万户府古城遗址全景(西向航拍)

02

元代移阑豆漫之二:托(桃)温万户府旧址全景图

托温万户府古城遗址全景图(北向航拍)

托温万户府古城遗址全景(南向航拍)

0

元代移阑豆漫之三:斡朵里城万户府旧址全景图

斡朵里万户府古城遗址全景

(航拍,由此向东约十二华里均为古城遗址)

04

元代满祖布库里雍顺“河步岸”登岸处——斡朵里城——清代迎兰上庙街古城遗址

满祖布库里雍顺“河步岸”登岸处——迎兰上庙街三座古城遗址全景

元代三万户府时期,与斡朵里万户和火儿阿(胡里改)万户相隔百里的托温万户府,是在吸纳了原五万户府的东海女真人另外两个万户府的女真人基础上建立的。托温万户府因吸纳原五万户府另外两支原东海女真,又以狼为图腾,相对比较强悍。这一支女真后来也跟着火儿阿和斡朵里南迁,但不知为什么,首领高卜儿阏后又带着部族渡过松花江在原斡朵里城处一路向东北方向奔去,再次回到桃温河畔的托温古城。从依兰牡丹江口肖奇嘴子和松花江北岸清宗室的“发祥重地”、“龙兴之地”来的建州女真,经多次辗转迁徙到图门江、浑河、苏子河一带,最后定居在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至努尔哈赤时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

此时,明朝*府在黑龙江口设置了奴儿干都司。据《明会要》记载:奴尔干都司下辖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和地面各七、寨一。洪武二十一年(年),辽东都指挥使司派遣千户侯史家奴率步骑二千抵斡朵里建立卫所指挥使司衙门。以后又先后设置了胡里改卫(原胡里改万户府)、胡屯卫、呕罕河卫(呕罕河为今日倭肯河,“倭肯”为女真语,“柳树”之意)。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权于天命元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年发)十月,派大臣扈尔汉、安费扬古董率兵抵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一带,收服了萨哈连部后,挥师东进,将居住在齐纳林(钦德蔺,今同江秦得利)一带的赫哲部落努叶勒(诺雷)、胡什哈里两大氏族招抚。努叶勒部(卢姓)部长吉尔苏及胡什哈里部(胡姓)率所属族众千余人,随后金*迁至今天牡丹江与乌斯浑河汇流的地方定居并驻防,因为那里有渤海时期和辽金时代留下的宏伟城池,部分人从事渔猎、耕种事宜。

天命元年(明天启元年,公元年),居住在乌苏里江江口德新地方的赫哲葛依克勒氏,在部长索索库(索斯科)率领下迁到牡丹江落户。牡丹江两岸为努叶勒、胡什哈里两氏族所居。牡丹江口以下松花江沿岸至乌扎拉地方(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基克以东00公里之金山、银山)为葛依克勒(葛姓)所据。自此,依兰地区以三氏族命名为“依兰哈喇”,汉语为“三姓”。清同治(---)后,三姓氏均译为汉姓——努叶勒为卢姓,胡什哈里为胡姓,葛依克勒氏为葛姓,此即三姓地名之由来。

因葛依克勒氏族人多势众,占地面积广,三姓人推举葛氏首领为部长,卢、胡二姓为副,受朝廷调遣。壮丁除随清*入关征战外,余者管辖自三姓以下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及远至乌扎拉地方。这是三姓地方命名、设官的开始。

顺治三年(年),为加强三姓地方驻防兵力,将从*征山东的三姓部分兵丁千余人撤回三姓。顺治皇帝赏三姓各族佐领世袭(职)管理三姓地方。顺治九年(年)因三姓各族武功颇著,赏世袭佐领。

康熙三年(年)初设三姓城,三十一年(年),兵部复准三姓编镶*旗(卢姓)、正*旗(葛姓)、正白旗(胡姓)。同年设三姓协领衙门,驻防官兵增为八旗,即上三旗和下五旗。吉林将*派*80,又于三姓各旗选兵充为驻降官兵。建筑三姓新城。

康熙五十三年(年),除已经编上三旗外,又立一正*旗(舒姓)。各旗佐领,上各姓旗长担任。镶*旗由卢氏堪载、正*旗由葛氏扎哈喇、正白旗由胡氏额普奇、正在红旗由舒氏冲吉喀等人分别担任。

雍正五年(年),设副协领。

清代雍正十年(年),清*府为加强东北重镇三姓地方的**管理,在赫哲重镇三姓城设置*权机构,全称为“管理三姓地方兵丁副都统衙门”,简称为三姓副都统衙门。三姓副都统衙门设副都统1名,左、右协领各1名,佐领16名,骁骑校16名,防卫、领催等若干名。驻防马步兵两千,壮丁千余名。佐领最多时达20名。

副都统衙门专理库页岛**事项。乾隆二十年后,管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库页岛和海中诸岛及南北鄂霍茨克海诲域。

三姓副都统衙门在辖区内不设郡县,而以血缘、地域两种形式划分若干族(姓)乡基层行*区划分别管理。族区划包括若干乡,各乡居民编成户籍,置族长(喀喇达)袍官。乡及族区划内的某一屯寨,置乡长(葛珊达)袍官(其子弟)管辖。朝廷颁给顶戴文凭。

在副都统衙门下还设有派出机关——行署,专门管理边远地区(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上游以东地区)各族人民贡赏和刑事诉讼事务。一个设在东南方的尼满河(今天苏联伊曼流域,膈迁至莽牛河),另一个设在东北普录乡(今苏联波卡罗夫卡附近),后曾移到德楞(今苏联特林一带),敦敦河河口(今苏联阿纽伊河河口),奇集(今苏联奇集湖附近)达卡。

光绪八年(2年)设富克锦协领(今富锦)衙门,归吉林将*三姓副都统管辖。

光绪三十一年(年)设东北路道。同年八月改称东北路分巡兵备道。道台公署置于原三姓城三姓副都统东侧,改副都统为旗务提调。

光绪三十二年(年)二月,清*府根据吉林将*达桂关于三姓汉民增多“户口殷繁”应设知府的奏请而设依兰府。依兰府初隶于滨江关道,由年东北兵备道改隶。依兰府设立后,辖大通、汤原二县。

清宣统元年(年6月2日)清廷撤销三姓副都统衙门,改称东北路兵备道,道署驻三姓城,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一带边务并依兰等处关税事宜。同年更名为东北路分巡兵备道,后又简称东北路道。至此,存在了年,管辖大清国土面积尽万平方公里的清二级*府三姓副都统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民国时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官制。

民国二年(年)设依兰县,置县知事。废依兰府,立县公署。

民国三年(4年)北京*府将东北路道东北路分巡兵备道更名为依兰道,置道尹。道署驻依兰镇。依兰道下辖依兰、桦川、富锦、同江、绥远、饶河、虎林、密山、穆棱、方正、勃利、宝清等12县。依兰道尹隶属于吉林省长,管辖所辖各县之行*事宜。

民国17年(年)撤依兰道,县公署改称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从1年到年共有12位官员任依兰道尹,有三位民国将*在依兰任镇守使。

伪满大同元年(年)5月1日,日寇占领依兰,设置依兰县公署,隶属三江省。至此隶属吉林将*和吉林省长达三百余年,疆域达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九分之一的依兰,由于日寇的入侵不得不改变归属区划,大大的“依兰”,由此变成小小的“依兰”。日本人原本打算将三姓城做为三江省首府,年一场罕见的大水将依兰城淹毁,三江省于是改设在佳木斯。

年依兰被大水淹没的西大街

年8月18日苏联红*进驻依兰,8月19日成立依兰地方自治委员会,11月1日组织依兰县临时*府,11月9日中共合江省委、合江*区司令部派驻县长,设依兰县人民*府,下置区、屯两级基层*权机构。

年,依兰隶属松江省,年依兰隶属黑龙江省合江地区管辖。年至今依兰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古城沿革

依兰,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年倭肯哈达洞古人洞穴和年松花江北岸无风浪遗址、舒乐河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属新开流文化范畴),这里就有人活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牡丹江东西两岸桥南遗址、进步遗址、土城子遗址和松花江北岸(左岸),巴兰河下游右岸迎兰铁架子遗址,松木河倭肯河交叉处小团山子遗址和松花江北岸洼丹河等众多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证明依兰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汉魏时期。而位于迎兰西南的敬老院遗址等处采集到的手制夹砂红褐陶、夹砂灰褐陶、夹砂黑褐陶,证明该遗址属早期铁器叶代——同仁文化内涵。这些遗址、古城址的发现说明在五、六千年前至唐·渤海国前时期在依兰的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流域沿岸,人类就曾在这里居住,并繁衍生息。

上一世纪70年代在土城子乡河北村西南约2公里有石头人屯(原称西岗子)发现了渤海时期的石头人遗址。遗址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在周围的地表中采集到大量渤海时期灰色砖瓦残块的布纹瓦、筒瓦和莲花瓦当,还有泥质陶片,这些同渤海上京龙泉府同类瓦片相似。而倒在一旁的石头人,高有7尺,现已残断,年村民用石头人上段制成碾子,下段收藏在依兰县博物馆大厅中。这些遗物表明。此处是渤海时期的遗址,后为辽金时期的人沿用。

由于依兰有年的建置史,境内有渤海国村镇城堡、辽代五国头城、金胡里改路治所、元代斡朵里城址、清代赫哲族重镇三姓城和庙街古城址和遗迹,依兰后来被黑龙江省*府认定为黑龙江历史文化名城。从渤海国时期至清代,依兰境内现今尚存六座大的古城,分别是:唐·渤海国时铁骊府;辽代五国部时期的五国头城越里吉;金代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元代斡朵里城迎兰古城群;清代三姓城和三姓城对面庙街古城。

渤海国石头人村村南出土的石头人

清代三姓城四周高耸的城墙

景区范围和文化内涵

依兰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围约计80平方公里,大致有四项内容:

1、渤海国至元明时代古城遗址和遗迹:依兰城北松花江畔的旧城五国头城遗址;依兰城南60里处唐·渤海国铁骊府及金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依兰城松花江对岸(三姓对岸)的元代斡朵里城遗址;依兰牡丹江对岸的肖奇嘴子古城遗址。

2、清代东北东部标志性建筑及固定工程:吉江界碑、五国头城城南三姓城中心地带的三姓副都统左司遗址、金银库、档房、伙食房遗址;巴彦通抗俄要塞江防工程。

、黑龙江省唯一尚存的清代古街区和著名建筑:依兰古城西区的北当铺、元茂店、老君堂、九如客房、锦州副都统的石猴大院、民国诊所、胡家大院、山东直鲁会旧址,葛索链大院房,闫横三大院房、韩同来回民大院,委可叽里大院房建筑,还有西大街、西小桥子胡同、锡福胡同、十八排、联合巷、北夹信子胡同、无名巷、石猴巷等历史街区。

4、依兰寺庙文化:依兰清代早期有三姓赫哲族葛氏大院房中的九乘寺等两处供赫哲族群众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他们围着三姓老宅建房,所以才有西小江子的繁荣,后来回族来了在葛氏大院南建了清真寺,于是大量的回族围寺而居,过着自己的宗教生活。年前后,随着山西、陕西、山东来的汉族同胞的进入,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信仰,他们也盖起了寄托自己信仰文化的寺庙,各省的居民也围着有自己省份特点的寺院居住并从事各种生计。到清朝结束时依兰城内外共有所寺庙,这还不算松花江北岸以庙称谓的迎兰上下庙街。

城内结构

城内有五国头城和三姓城两座古城址,其中五国头城在城北靠近松花江,坐西朝东,南北走向,是女真建筑特点。三姓城在五国城南端,最近距离在米,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尽管三姓城是按清代新的城市建筑的标准建设的,但是由于受女真建筑风俗和四合院结构影响,在依兰依旧有四五十几条南北走向、坐东朝西的街道房屋,整座城市到处弥漫着女真人和后女真时期的建筑气息。

依兰城内外原有古街巷上百条,包括西大街、南北夹信子路,锡福胡同、西小桥子路、五国城路等,其间有旗务处、三姓副都统府、关帝庙关岳庙、文庙、平安寺、地藏寺等数十座大型固定建筑。现存古街道不到十条,这些包括石猴巷,无名巷、联合巷、北夹信子路等。依兰的古街巷肌理清晰,空间布局完整,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三姓城古城传统风貌,其中有五国头城城墙遗址、三姓副都统遗址左司、档房;有北门大街、小北门;有北当铺、元茂店、老君堂、九如客房、锦州副都统的石猴大院、民国诊所、胡家大院、山东直鲁会旧址;有葛索链大院房,闫横三大院房、韩同来回民大院,委可叽里大院房等保存完整、规模巨大、内涵丰富的古建筑群体。你走在街巷中,或游客走在其中,定会领略到依兰古城曾经的辉煌,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依兰境内重要古城址及遗迹

依兰幅员广阔,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建治中留下不少的古城址和遗迹。三姓副都统时代,曾掌管着牡丹江、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海参崴在内的今俄远东地区近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据统计,依兰境内各时期的文物古迹多达上万处,这些为我们了解历史敲开一道道门。

纵观女真族发展史,我们看到女真在历史上曾先后成就了两代霸业,他们依靠白山黑水的滋润两次入主中原。一次是公元12世纪初问鼎中原,建都燕京,统治了淮河以北的广大土地,建立了大金帝国。另一次则是公元17世纪,再一次定鼎中原,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清帝国。前者被史学家称为前女真,后者被称为后女真。巧合的是这两大帝国的民族源流都出自依兰这块山水相依的宝地。

作为女真人摇篮的依兰,不仅大金的始祖函普“居完颜仆斡水之涯”,在牡丹江流域两岸生养生息,清王室和肇祖的发源地也曾生活在这里,成为满洲源流,创造出辉煌的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为三姓子孙留下丰富的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

从史料记载、出土的文物和诸多现存的古城遗址看,依兰境内除了发现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共生的第四纪冰川期的巨型草食动物猛马象化石,还发现了数以万计旧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人类生活的古遗迹、古墓葬、骨化石、铜印、铜镜、铜币、铁农具、陶瓷片、旧砖瓦和古城址等。从黑龙江和原吉林地区古城分布看,唯有依兰以下牡丹江、松花江两岸至黑龙江口有数十余座规模巨大,在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的古城,而这些古城大多分布在原唐渤海国铁骊府、金胡里改路和清三姓地方的管辖范围之内,尤其以渤海国和辽金时代的遗迹和古城最多。这符合文献中的记载。

民国《吉林依兰县志》记载:“查依兰境内有七处遗址:一在治城之北江沿,俗名曰旧城,相传为五国城之一;一在乌斯护河口之南岸,距县城百里;一在长青山南麓,老虎顶子和八尔浪之间,距县城百五十里;一在寡拉北沿,距县城一百九十里;一在九里六屯之正南,倭肯河北,距县城一百九十里;一在小碾子沟之正西,牡丹江东岸,俗名土城子,距县城九十里;一在山嘴子屯北三家子,距县城三十二里。

在治城(依兰)西南四十里,胡什哈通有一铁钟,上有字,系年即嘉庆初年铸就。

牡丹江上游有一带字的砬子,峭壁之上有石纹,似字非字。附近山下也有一石,似碣,上永和甲申明字样,并非镌刻,似墨书。”

民国《依兰县志》所说的“字砬子”位于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岸边的山崖上,此岩画在牡丹江一侧的山峰峭壁上。金代牡丹江(濮斡水)张广才岭(青岭)进出海浪口一带,曾是金代胡里改路的属地,清三姓副都统时代牡丹江市、海林市以北依旧归依兰管辖。牡丹江在此穿过张广才岭宽阔的峡谷20公里后,就进入三姓地方境内,自渤海时期开始这里便是通往交通重镇铁骊府德里镇及黑水都督府和辽代完颜部女真人和金朝直通三姓(五国头城)、松花江流域的*金水道。此岩画成为古老的历史之迷,岩画长1.4米,宽1.22米,面积约1.8平方米,共有六幅小画。画上有人、有廘、有羊、有树、有船、有扬起的渔网和划起的浆等形状。画面上的人有的在喂羊,有的坐在树下,有的坐在小船上在江上撒网打鱼,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渔猎生活的图景,表现民劳动的喜悦和祈盼。据专家考证测定,这组岩画岩是四世纪前生活在依兰地区的靺鞨人留下的遗迹。据《隋书》、《新唐书》记载,靺鞨人即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作为靺鞨人七大部之一的拂涅部,就在今天的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流域至依兰牡江口的中心地带。岩画所在的牡丹江宽阔的两岸,距今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年前都是靺鞨人聚集地,由此更加断定岩画是公元四世纪至十世纪拂涅靺鞨人的遗迹。

年《依兰开发略记》对依兰古迹部分又进行补充:“尚有咨询查知者二处,一是小八浪屯西城岭顶,有高丽城二,范围狭小,宽长各十余地丈,类似古来筑建之保垒模样。二是大百川沟口(今桦南地界),也有古城一处,幅圆约二晌。城桓遗迹可寻,传闻系高丽古城,耕耘时有高丽瓦器。另外,大百川沟里,有古庙一座,依古钟考之,年代不太会近。”

依兰有众多个古城遗址,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历史时期和年代,因为我们所说的三姓已经不仅仅是民国或满洲时期被称作“三姓京”时期的三姓,也不再是有清以来四大赫哲族巨族独占鳌头时期和三姓副都统时代的三姓,而是自公元年唐·渤海国依兰有行*建置以来,甚至是年代更久远,范围更广的三姓。

据《辽史》记载,三姓至乌苏里江口松花江西岸共有城基九处,第一座是三姓城两座附郭旧城,一是三姓城北一百米余,周围十余里,俗曰旧城的五国头城。一是旧城东北一里,名叫和敦城。第二座是三姓松花江下游八十余里北岸河畔位于汤原县香兰镇北周围五里的公木讷古城,这里辽代为五国部之一的盆奴里,元代称桃温万户府故城,金代为屯河猛安,明代为城讨温卫,清代称公木讷(亦称固木讷)古城。第三座是三姓下游三百五十余里南岸的瓦里霍吞,即《吉林通志》斡里城。瓦里霍吞满语是屠城的意思,辽代称这里为宛里城,元代称脱斡怜*民万户府,明代称为万里河卫城,清代为松花江下游赫哲族所居的宛里和屯;第四座是斡里城下四十余里南岸有希尔哈志。第五座是希尔哈城下约百里北岸的大古城;第六座是希尔哈城下百六十里南岸富克锦地方的大古城。第七座是富克锦下约百里南岸有图斯科地方的古城。第八座是图斯科下一百八十余里南岸额图地方的古城;第九座是额图下约五十里南岸青得林即喜鲁林古城。

除这九座古城,在三姓城东五百六十余里,松花江南岸有古城基二个,周围四五里为对面城。在三姓二千五百余里混同江东南入海处岸边的山岗上有海边古城一座,城外有元时立的石碑和古庙。如果加上牡丹江口上游90里处的土城子和乌斯浑河口南岸的古城、三道通牡丹江西侧的西古城等众多辽金古城,牡丹江、松花江两岸至黑龙江口以下渤海国后至清代兴建和使用的古城有上百座。

作为女真人中心的依兰,境内出土了大量印章、铁具、铜钱和铜印,这是女真民族文化中最精典、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具体的东西,为我们研究渤海国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时期和清三姓副都统时代依兰地区*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和证据。

铁骊府之广州:土城子

他土城子

与府同治的渤海国铁骊府之广州

唐·渤海国时期,铁骊府治所为依兰土城子。公元年,以栗末靺鞨为主体,在东北建立了渤海国。它是唐朝在东北的地方*权。渤海国最强大时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个县。其中铁骊府就设在依兰土城子古城。铁骊府是渤海国通往黑水靺鞨的必经之地,共有六个重要州,其中广州与铁骊府同置于土城子,归州设于迎兰,蒲州设于桦川万里河通、海州设在伯力(俄罗斯),汾州设在通河岔林河,另一个州设在汤原香兰固木纳(蒲奴里)。

铁利府兼广州治所土城子全景俯瞰

渤海国铁骊府土城子古城在依兰土城子乡北侧,城因夯土板筑结构而得名,北距依兰哈喇古城60里,处于群山环抱中。西临牡丹江,北临时牡丹江支叉。在土城子古城附近原有4座小城,分布在其东西南北四面,各距土城子、5、7里不等,分别座落东风林场、跃进二队等地,是土城子的“卫星城”。其中“小城子”在土城子乡南米的台地上,平面呈正方形,周长米,城墙高2.5米。墙外有壕,宽、深各米。南墙正中有宽为5米的城门遗,无翁城设置,城内地表有少量泥质黑陶片。其他三处小城,因时间久远,再加上多年耕耘,城墙已经无存或轮廓不十分清晰,范围很难确定,建筑特点和结构无法鉴别。

铁利府土城子西翁城及护城河(从城外往城里俯瞰)

铁骊府土城子西翁城及护城河(从城里往城外俯瞰)

渤海国铁骊府土城子依地势建成不规则形,周长45米。从现存遗迹看,有内外两重城墙和与之平行的两道护城壕,内墙最高处5米,基宽10米,项主同1.5米。外墙(即两道护城壕中中间隆起的土垣)低于内墙,高近2米。外壕宽4.6、内壕宽.5米。内墙外垣设马面(堞楼),四角设角楼,现存15个,相距26、85、米不等。城东、西、南各有一门,皆有翁城。翁城内有里外两道隘口。隘口之间有折曲露天甬道,两侧垣高不低于内墙.。当地人把这种门叫作“转角门”,又叫“三环套月门”。由此可见,唐渤海国铁骊府土城子的护城设施相当完备,易守难攻,防守起来非常严密。

城中出土过一个用“玄武岩”制成的、带有明显渤海国生活特点的手摇磨,出土过四个牡丹江沿岸人们磨米用的石臼及海量埋于耕地中质壁微薄颜色发红的布纹瓦,以及其他早期的石器。还有少量的唐·渤海国时期的铜钱。根据建筑特点和文物出土的情况及完备的防御设施情况看,该城是渤海国时期黑龙江地区一座非常重要的*事城堡和重镇,从土方量上分析,建成此城需要上百年时间,并要动用上千万人马。城中出土的大量原始的石器和石镇物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渤海国铁力府古传统的市井风情、社会习俗和生活场景。

土城子城门处带有方孔、圆孔的夹杆石

渤海国时期牡丹江沿岸人民经常使用的捣米工具:角形石臼

渤海国时期牡丹江沿岸人民经常使用的捣米工具:圆形石臼

铁利府土城子城墙中出土的渤海国时期文物:花冈岩捣制工具

五国头城遗址

辽代五国部时代的城池:越里吉

五国头城俯瞰(两排大树之间的城廓即是南北走向五国头城辖区西南部分)

公元10世纪,分布在依兰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沿岸的“生女真人",形成著名的五大部族,即"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和越里吉",(《辽史》卷三十三)通称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越里吉部的驻地位最西,又为五国部会盟之城,故依兰镜内的五国城又被称为五国城头城。五国头城也因此成为辽代“以镇东北境”的*事重镇。

五国头城位于依兰县城北的松花江南岸。西濒牡丹江,东傍倭肯河。拉哈阜山(俗称西山)和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东西屏障,素有“松花江门户“之称。该城址呈长方形,坐西朝东走向,周长米,城垣夯筑,残垣高米。据《辽史·地理志》记载,五国部于辽圣宗时来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龙府署司”。当时,辽朝除任命各部负责管理本部事务外,另派节度使一员,驻守其地。

五国头城卫星地图

五国头城城墙轮廓卫星地图对比示意图

辽重熙六年(10年)辽据越里吉部人的控告,“罢三国酋帅”,任命契丹人为节度使,进行直接的统治。金天会五年(年)金*攻占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7年金灭北宋后,徽、钦二帝相继被掳,押解北归,初押至金上京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后将徽宗、钦宗二帝,于年7月抵达依兰五国城,并囚禁于城内。年和5年,徽、钦两帝相继病死,埋骨于此,便有了帝“坐井观天”的故事流传神州大地。

土城子

金代胡里改路治所

金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是在沿袭渤海国铁骊府土城子古城基础上建成的,它位于依兰土城子乡北侧,城因夯土板筑结构而得名,北距依兰哈喇古城60里,处于群山环抱中。西临牡丹江,北临牡丹江支叉。在土城子古城附近原有4座小城,分布在其东西南北四面,各距土城子、5、7里不等,分别座落东风林场、跃进二队等地,是土城子的“卫星城”。

胡里改治所土城子出土的金代铁镞

胡里改路所土城子出土的金代铁戈

金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依地势建成不规则形,周长45米,从现存遗迹看,有内外两重城墙和与之平行的两道护城壕,内墙最高处5米,基宽10米,项主同1.5米。外墙(即两道护城壕中中间隆起的土垣)低于内墙,高近2米。外壕宽4.6、内壕宽.5米。内墙外垣设马面(堞楼),四角设角楼,现存15个,相距26、85、米不等。城东、西、南各有一门,皆有翁城。翁城内有里外两道隘口。隘口之间有折曲露天甬道,两侧垣高不低于内墙。当地人把这种门叫作“转角门”,又叫“三环套月门”。由此可见,金胡里改路土城子的护城设施相当完备,易守难攻。

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南翁城东向平面图

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南翁城高空特写(航拍)

胡里改路治所土城子南翁城侧面图(航拍)

胡里改治所土城子西翁城及护城河近景俯瞰图

胡里改治所土城子西翁城及护城河中景俯瞰

金胡里改治所土城子西城墙、护城河及西翁城远景俯瞰图

金胡里改路治所当时有海关、学校、码头、粮食储备等服务设施和机构,无论*事设施还是民用设施均很完备,当时金胡里改路生产的粮食占金代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粮食生产的主产区。金代胡里改路治所管辖的面积大致是原辽代管辖的范围。

迎兰马蹄形古城

渤海国铁骊府门户:归州

迎兰马蹄形(也称圆形)古城——唐·铁骊府归州,暨金代海古猛安、元代斡朵里城万户府治所,明代撒力卫治所,清代庙街和妙嘎珊驿(城)站

唐蒲渤海国号称海东盛国,辖十五府。十五府之中的铁骊府设于依兰县域,其中广州与铁骊府同置于土城子,归州是铁骊府的门户,设在迎兰圆城——汉唐北夫余裔所建圆栅古城。汉唐和辽金时期修建的古城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呈马蹄形或圆形,这样修筑有助于防外敌入侵和守护。

渤海国铁骊府门户归州古城旧址位于现迎兰乡西南1公里,松花江左岸一级台地上(现为敬老院所在地),后成为金代海古猛安及元代斡朵里城治所。此城南靠松花江,与对岸的五国头城和三姓城隔江相对,东濒小河沟(此河在清代被称为妙嘎山河),西、北两面临低缓丘岗。古城南墙和西、东南端20~0米已被江水冲尽。从现存遗迹看,古城呈马蹄形,周长米,有马面、护城河设置。现存马面9个,各自相距70米。城北垣偏西处为城门位置,因年久修破坏严重无法确认是否有翁城设置。

在圆城城北垣西北处城门外另有一个长方形古城,规模没有圆形古城大,年头也没有圆形古城久远。

圆形古城中曾出土过盔甲、铜盆、铜镜、铜碗,唐代铜钱,瓷罐和陶盆等遗物。年黑龙江省文物普查队在此采集大量布纹瓦、陶瓷片和少量的铜钱。陶片分手制、轮制两种。手制陶均出于城内酉南角,有夹砂黑褐陶、灰褐陶和红褐陶,火候较低,质地蔬松。器形有侈口、长颈、鼓腹、平底罐;筒形、圆唇、平底钵和喇八平底小碗。器表施展以附加堆纹、人字纹和方格纹。轮制陶多为灰陶,火候高,质地坚硬,器形有侈口和直口罐,多数有几何图案纹饰。器形多为碗——这些与城外地中和长方形古城里发现的灰陶片年代相同。此外还有一种表现金代特点的酱色釉瓷片和清代青县花瓷。铜钱有金“大定通宝”和清“乾隆通宝”、“道光通宝”。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城内还采集到一方阳刻元代八思巴文石章,因残缺,字迹很难辨认。年考古人员踏察时,在此城中东侧发现两个保持完整的陶罐,经专家指证两罐体为汉唐辽金时代人们埋藏骨灰时使用。此外,城墙中发现大量手制和轮制的夹砂黑褐陶、灰褐陶和红褐陶,年代也很久远,这说明在建城墙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里,大量布纹瓦和陶瓷的出现就是极好的说明。

圆形(马蹄形)古城年出土的陶罐

迎兰清代庙街

清皇室祖宗发祥地:斡朵里城

元代斡朵里城三座古城池,暨清代下庙街遗址

元未明初时,满祖布库里雍顺沿着牡丹江中上游来到松花江牡丹江口迎兰一带,也就是清皇室四书中所说的:“三姓(依兰)对岸之斡朵里”。

三姓指的是今天依兰县,由国初三姓赫哲族建立的三姓城。现在看来“对岸的斡朵里”显然指的不在十二里外的马大屯,而应当是目光能看到的地方,要么是牡丹江对岸的肖奇嘴子,要么就是松花江北岸牡丹江口的处迎兰一带几座古城。

元未,在依兰区域方圆百里内并存了三大部落,俗称移阑豆漫(女真语,“移阑”为三,“豆漫”为万,合起来为三万户之意),即以阿哈出为代表的火儿阿万户、以高卜儿阏为代表的托温万户,和以布库里雍顺后人挥厚、猛哥贴木儿为代表的斡朵里万户,这三万户在元代史称三万户府。当时也有元代三姓,那是指生活在三万户中的胡里改族以完颜氏(今王氏或汪氏)、高卜儿阏(高氏)氏和以阿哈出为代表的童氏(佟姓)等三大姓族,这三姓和清代的葛、卢、胡三姓不是一个概念。

早在洪武元年,因受王朝更迭的影响,元朝的*治体系被打乱,蒙古官员撤离,朝廷停止供给,三个万户府不仅武装力量缺乏组织,难以供养,而且少得可怜的自产粮食不足养活部族人口,再加上明初位于迎兰一带的斡朵里万户府和东面百里外的托温万户府经常受到西邻兀狄哈人、东邻吾者女真和水达达的不停袭扰,甚至因为争夺生产资料和粮食而发生大的械斗——斡朵里万户府的挥厚和他的儿子儿子猛哥贴木儿不想和同族人打仗,被迫率领斡朵里万户的臣民与住在牡丹江畔火儿阿万户府的阿哈出和东面的近邻高卜儿阏一起,顺着牡丹江——当年满祖来的方向逆流而上,经过千辛万苦形成了强大的建州女真,最后建立了清王朝。

从迎兰一带留下的六座古城及周围出土大量的冷冰器铁簇、削、铠鉀数量和种类看,做为唐·渤海国铁骊府门户的迎兰古城区就是满祖和满族文化的发祥地——斡朵里城,也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清代庙街。

迎兰一带有五至六座古城遗址,这些遗址证明了斡朵里城的真实性。年前迎兰古城西部、南部城墙依旧保存完好,还发现了古寺庙遗址。只是兴建松花江公路大桥后,城墙才受到严重破坏,仅剩下供销社以东路南不足三十米的一段。据实测,迎兰村古城址南北宽约米,东西长40米,有北门、南门、东门、西门,寺庙在西门和城墙外,有00多米古街道,仅在20米的城墙内外五十米的范围就出土了铁铠甲、银壶、铁簇等几十件文物,另外在周围古城和遗址中挖掘出上百件金元时期的剑、削、铁簇、轧枪等冷兵器,还有各式农业、渔业工具。这些战争、生产生活遗留下的产物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渤海国铁骊府门户归州,金代海古猛安治所,以及后来满族国都(故里)斡朵里城传统的市井风情、社会习俗。这足以证明迎兰一带金元时代曾经发生过巨大的战事,并且存在一个巨大的*事堡垒或城市,否则没法解释这些古城遗址和大量冷兵器会出现在在这里。

迎兰斡朵里城在清代发展成为著名的庙街。迎兰庙街有上下街基之分,东西方长十二里,比对面的三姓城街道还要长。上庙街和下庙街以松花江公路大桥西面的荒台山东麓末端的坡地为界线,荒台山东端坡地以西为上庙街,以东从坡下圆形古城算起,三座被称做下庙街。上庙街基包括萨力卫古城、河步古城、荒台山古城(西沙坨子)三部分,下庙街街基包括圆形古城、迎兰古城,储木厂古城三部分。上下庙街地势呈西高东低趋势。上下庙街皆有不少庙宇遗址分布,其中有老爷庙、娘娘庙、狐仙堂等。

迎兰庙街在清代成为远近闻名的重要城镇,特林庙街(现俄属)就是个仿迎兰庙街而建,由此可见清代迎兰庙街有多么繁荣发达,规模又是如何大,没有从前的历史积累和城市基础,难以想象。年日本侵略迎兰实行归屯并户管理,东西庙街所有建筑被日*一把火烧毁。特林庙街现在还保持完好。

在迎兰上下庙街古城周边出土的金元时期的上百件刀、枪、剑、戟、削等冷兵器和农业、渔业生产工具

清代赫哲族重镇三姓城及迎兰庙街

清代东北的东部最发达的城市和街区莫过于三姓城和三姓城对面的庙街。

那么,先有迎兰庙街还是先有依兰城,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从《三姓志》表述的情况看,国初赫哲嘎山达*甲力带领导四十余户赫哲人家在胡尔哈河河口居住。胡尔哈河口,也就是牡丹江口,当时人们习惯将松花江北岸正对牡丹江入松花江口的地方称之为牡丹江口,所以四姓赫哲族最初落脚的地方是迎兰,而不是依兰。四姓赫哲族在牡丹江口原辽金时期故有的古城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才来到对面草木丛生的三姓城里寻找新的落脚点,这才有了三姓城后来的繁荣昌盛,以及迎兰庙街的发展壮大。

依兰——清代重镇三姓城现有历史建筑及标志性建筑有三姓副都统左司、档房、印务处及伙食房遗址;松花江北岸原上下庙街上的古城址;庙街以北三十里处的“吉江”界碑;三姓城(依兰城)东三十里许的巴彦通防营靖边营、松花江南岸下口要隘处的炮台及西面巴彦通拦江铁锁遗址,这些成为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三姓城西大街

三姓城豪华、大气的青砖建筑群

(依兰城内三合院、四合院青砖大院房及独体建筑最多时达五六百所)

清代赫哲族重镇三姓城及迎兰上、下庙街

吉江界碑

“吉江”界碑

“吉江”界碑立于年的依兰丹清河畔,为清代吉林大将*和黑龙江大将*界石碑。

石厂山“吉江”界牌,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迎兰朝鲜族乡之巴兰河左岸,在依兰至丹清河公路右侧、红石砬子沟的石厂山半坡,高于地面约40米处,此地距迎兰朝鲜族乡所在地约20公里。界牌向西南而立。界牌为花岗岩制成,牌体呈长立方体,上部削肩略成楔形,上宽0厘米,肩部宽42厘米,牌高厘米,厚20厘米。牌正面刻三行汉字,右数第一行小字为“石厂山第五封堆”,中间书大字“吉江界牌”,落款为“光绪二十四年两省合立”。此牌是年清*府为确定位于依兰地区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界线合立的界牌。据说,“吉江”界碑没有按松花江划线,而是设在大山深处,因为当年*事需要吉林将*向黑龙江厅借用的。

自依兰县松花江北的四块石山“吉江界”以北原始森林、火烧杆南山一带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归黑龙江呼兰厅管辖,以南归三姓城管辖,解放后四块石山“吉江界”以北原始森林、火烧杆南山一带部分划规管辖,以南均在迎兰乡辖区内。

此界碑对考证清代和民国时期吉林、黑龙江两地的疆域有现实意义。

三姓副都统衙门

三姓副都统衙门

建筑年代:清代早、中期(年初筑三姓城,设三姓协领导衙门;设三姓副都统衙门)

建筑风格:仿宋建筑

建筑特色:清代官衙建筑。经过三百多年风雨,依旧保留着清初中国东北东部神经中枢的建筑风骨

年清代*府在三姓城(依兰哈喇)设立的三姓副都统衙门,是清代东部清朝*府的神经中枢。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以三姓城为首府,是依兰古城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不仅城市、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得到空前发展,同时也为巩固我国东部边疆发挥了重大积极作用。

三姓副都统衙门遗址复原图

三姓副都统衙门大堂

大堂东侧三百多年历史的左司旧址(东房山)

左司东侧硬山拨风板上隐约可见的木刻

左司东侧硬山?戗脊、残损北墙和北窗

左司东侧北面硬山及拨风板

左司东侧南面的硬山和拨风板左司西侧北山墙

左司档房印务处

左司、档房、印务处

及伙食房

位于依兰的城中心区三姓副都统衙门旧址,虽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雨,依旧保留下三处原三姓副都统时代左司、档房、印务遗址和一处伙食房遗址。其中大殿(5间)东侧的左司(间)的房址占地面积为12米×7米,为正房;档房(5间)占地面积10米×6米,为厢房;伙食房(5间)占地面积10米×7米,为正房。三处遗址,最重要的一处是左司旧居,年前所有关于清代东北东部的机要文件,上报清代皇帝的几万份文书多出自这所房子(见《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汉文档案选编》)。档房和印务处档房各间,是印刷档案、存储由左司签发的各类文书、档案和清朝*府圣纸和公文存放地的办公场所。伙食房则是供三姓副都统衙门府大小官员吃饭的场所。

左司东山墙南侧戗脊上的砖雕

左司东南山墙及部分前脸

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房和印务处旧址(厢房)

档房和印务处旧址厢房南硬山

档房和印务处旧址(厢房南大山上带有木雕的拨风板)

三姓副都统衙门伙食房旧址(正房西大山)

以上这些古老建筑曾经是三姓城最生动的面孔,是三姓城的坐标和文脉。它是凝固的岁月,也是活着的历史,目睹了王朝的兴替,时代的更迭,见证了三姓的成长与发展,文明日昌;它们承接了历史,威震八方。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慢长时间里,发生在东北远东地区和三姓城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及每一个历史瞬间,都与它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清代初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北至外兴安岭,东至滨海及库页岛的吉林、黑龙江地区。康熙三年初设三姓城后,清*府又在康熙三十一年在三姓,设协领衙门,同时开始着手修建三姓城。

雍正十年,清*府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受宁古塔将*统辖,专理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的**事项。乾隆十七年撤宁古塔将*,三姓副都统改由吉林将*统辖,管理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下游、库页岛、南北菲牙喀海(今俄鄂霍茨克海)海域。光绪八年设富克锦(今富锦)协领衙门,隶属三姓副都统,仍统归吉林将*管辖。

年清朝*府在东北远东建立的“三姓副都统”为正二品,是清二级中央*府,相当于南方诸省的总督和巡抚。副都统时代,三姓疆域广大,管辖从鄂霍茨克海到贝加尔湖,包括外兴安岭以南和库页岛在内的国土。作为三姓副都统府的统帅部——三姓衙署就坐落在三姓城居中的地方,它是三姓城的主宰,也是三姓地方经济、*治、*事的核心,更是赫哲人心中的掌上明珠。虽然三姓的历史是三姓赫哲族世族创立的,但此时的三姓城已经不是三姓人的三姓,而是大清王朝的三姓城。

三姓副都统衙署是清代东北地区东北部最为气派恢弘的建筑,也是依兰最大的青砖建筑群,堪称东北之最,占地近平方米,共有0余栋百余间房舍,分别构成三进院落。

副都统衙署采取中轴两厢对称式三进院落的格局,坐北向南,衙门内所有建筑均集中在南北中轴线上。南起中轴线上有照壁一座,照壁中轴路北,置门厅间,大门东西两侧置八旗听差房8间,又两侧置东、西两便门,有东西番役房各间。

进入大门为一进院落,大门中轴对北为仪门,二门置门厅1间;二门东西两侧各置一便门,东便门东侧置火器营间,西便门西侧置前锋营间;东厢置果子楼2间、箭杆堆拨房2间、弓铁匠房6间和鹰房5间,西厢置监狱房间、看守堆拨房2间、刑房间。

穿入二门为二进院落,二门中轴对北为穿堂,穿堂置堂厅5间;东西各置一便门,东便门东侧为银库堆拨房6间,西便门西侧为银、印库各2间东厢置仓司库间,西厢置赏乌绫布锦库楼间。

穿入二堂为三进院落,二堂中轴对北设大堂5间;大堂东侧置左司间;西侧置右司间;东厢置左司档房和印务处档房各间;西厢置右司档房间和印房2间。大门至大堂经过二门和二堂中间铺设甬路。

大堂为官衙的核心主首,建在三尺台基之上。堂中设副都统几案,后置太师坐椅,椅上铺设虎皮。北墙立置屏风,屏风上彩绘旭日喷薄图。

整个院落四周由房舍板墙合围,布局呈现外观隐密高耸,院内庭院幽深,方正严整,宽阔旷达,殿宇气势宏伟,给人一种井然有序森严巍峨和昂然气度,体现三姓副都统衙署权威、气度。这些建筑气势磅礴,堪称依兰建筑史上的一绝。

清朝在三姓地方设置“管理三姓地方兵丁的副都统衙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转变,它加强了边疆地区的防务,防止了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扰,强化了清朝*府对三姓地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各族人民的管理,巩固了三姓地方少数民族向清王朝的“贡貂”制度,促进了三姓地方的开发。

光绪三十一年(年)设依兰府,与都统衙署合署。宣统元年(年)四月裁撤三姓副都统,八月于依兰府置东北路道,该衙署又成为道署衙门。日寇占据依兰后,该衙署曾一度辟为依兰中学,成为日伪*权对中国人民实行法西斯奴化教育的场所。该衙署毁圮于光复之后至解放之前这段时间。

三姓副都统衙署作为清朝在东北远东三姓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机关,历经了几百年风雨,今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是三姓副都统时代修筑的衙署却开启了依兰历史丰碑,见证了历史的兴与衰。有了这样一座恢弘建筑,依兰哈拉从此完成了历史性跨越,四合院建筑如雨后春笋在三姓城内蓬勃发展。左司、档房在史料多有记载,三姓副都统衙门所有的文书指令都出自左司,保护左司、档房等几座房屋这些历史的丰碑利国利民,可以为依兰带来商机和八方来客,重振和提升,“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的中华东疆古首府依兰美名。

为弘扬依兰历史文化,保护并修复左司、档房、伙食房,首先要拆除左司遗址、档房、伙食房旁周围后建的违规建筑,其次对三所建筑进行数据化修复。

修复的合唱团护三百多年的左司、档房、印务处和伙食房对保护三姓副都统衙署有着重要意义。

清代东北最大的江防工程

清靖边营遗址

清靖边营遗址

位于依兰城东北,西南距依兰县城15公里,东去东风公社.5公里,在巴彦哈达群山环抱之中。

靖边营,是清朝督办吉林边务钦差大臣吴大澂会同吉林将*于0年(光绪六年)5月,在此“安设绥字一*、建营五座”。

五座兵营,自西向北呈弓字形排列在西山东麓的半山坡上。最北面的兵营称前营,最南面的兵营称后营。前后二营为马队,各人,共余人。中间三座营靠近北面前营的兵营是左营,位于前后兵营中间的营地为中营,靠近中营以南,后营以东的兵营是右营,各营马步队余名。五个营共计余人。

五座兵营的营址均呈正方形,边长米。周墙现存高度达到4米,顶宽2米,上有巡逻道和隐墙体。隐墙体现高1米,厚80厘米,跺口间距2米。围墙是以*土夯筑而成。墙内是营房墟址。中间有一土台,是司令台,长宽均米,高1米。右侧有水井一眼。在遗址内,常发现铜币、砖瓦、瓷片等物。除中营围墙毁坏外,其余四个围墙保持尚完好。营西4座小山顶上设有4座哨所。现仍存一处面临松花江哨所。此外,营中及附近还设有海关、跑马场、老公馆、断*桥、刑场、*王庙、跑马沟子(打靶练兵的地方)等建筑。

清代三姓城东三十里的巴彦通江防工程(全景)

前营(驻马队人,西靠巴彦哈达山,北临松花江巴彦通拦江铁锁)

后营(驻马队人,位于南部最西侧)

右营(驻步队人)

中营(驻步队人,在村西南,被村子所占)

左营(驻步队人)

清代靖边营五座兵营:后营、右营、中营(村庄)、左营、前营全景俯瞰

清代东北最大的江防工程

炮台遗址

炮台遗址

三姓城抗俄要塞巴彦通江防工程是清王朝在东北重镇的一号工程,除靖边营,还有拦江铁锁、炮台二大部分。

炮台位于靖边营东北1.5公里处。三面环山,正北前距松花江岸米。西距巴彦通拦江锁米。

光绪九年(年)间,在巴彦通拦江锁松花江右岸下口要隘处修建炮台一座。五门十五升的后堂铜炮,由天津运到炮位。每台长十丈,高二丈。炮台样式仿天津大沽炮台,长宽各66米,台基高6.6米。台基是以石灰搀沙浇灌而成。

土墙外周围长米,高6.6米。南墙现高2米,底宽6米。中间有一门,宽9米。北墙外坡高约10米。围墙之内,炮台两侧,设兵房10间。另设有大弹药库一所,小弹药库四所。该遗址与靖边营遗址、巴彦通拦江锁遗址共同构成巴彦通要塞遗址。

炮台全貌(航拍)

炮台正面(北面)图

炮台遗址纪念碑(正面)

炮台遗址临江侧面航拍(东北西南方向)

炮台后身(南侧)被沙俄炸毁的弹药库、兵房

位于炮台后身山坡下被炸毁的弹药库

位于东南角被俄*炸毁的炮台清兵兵房

炮台巴彦通抗俄要塞纪念碑特写

清代东北最大的江防工程

巴彦通拦江铁锁

巴彦通拦铁锁

拦江锁(亦称拦江大铁索)是靖边营官兵为拦堵沙俄侵略者船只,在巴彦通西端与松花江南岸间横置的障碍物,共三处,巴彦通全长约1.5公里。其中一段拦江锁,是由14根铁筋组成。一节锁全长2米,直径0.18米。

云雾缭绕的清末东北最大的江防工程:炮台和巴彦通拦江锁遗址

巴彦哈达群山山脚下清巴彦通拦江锁遗址全景

巴彦哈达群山山脚下清代巴彦通拦江锁及炮台遗址全景俯瞰图

拦江铁锁绞盘

黑龙江省唯一尚存的清代历史街区及古建筑群

历史街区及古建筑

三姓城有许多知名的历史街区,如西大街、兴隆街、南北当铺,南北夹信子路、石猴巷、锡福胡同、十八排、大小圈里、西小桥子、保安桥、联合巷等数百条街巷,还有五六百所珍贵古建筑,这些青砖建筑构成了古城的支架,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风景线。

为什么不说保护性建筑呢?要知道年前这些古建筑受到人民*府和文物法的严格保护,*府有关部门还在上面贴上保护性建筑标签。但年后,因为众所周所的腐败官员当*,上演了权大于法的游戏,诸如石猴大院、德二、赵国信等著名保护性建筑已经不受“人民*府和文物保护部门”的保护了,一些无知的、别有用心的人,不分重点和不重点一律在古建筑上写上“违章建筑”、“拆”,并列入所谓的棚户区第一批、第二批改造对象,似乎几百年前的古人就错了,不该建这些价值连城的建筑(简直荒唐!!!)。

其实,这些建筑并没有碍着谁,只因它们占着好地块,一些人想要与开发商要个好价钱,和上面套取几个棚改资金,满足他们不断膨涨的需要,依兰历史文化名城这些价值连城的清代标志性建筑就将不复存在了——也只能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依兰哈喇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