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随着脑血管影像检查技术(CTA、DSA等)的普及血管内支架和弹簧圈等介入材料的不断更新,使越来越多的复杂的动脉瘤的治疗成为可能。
该病例属于狭窄串联动脉瘤病例。即狭窄病变与动脉瘤相邻。如果相邻,则需要考虑支架的选择、摆放、致栓的问题。
病史简介患者基本信息
XX,女性,70岁。
因“头晕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收治入院。
简要病史
既往史:有高血压40年,长期口服施慧达。血压控制可。
入院查体情况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光反射正常,四肢肌力正常。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脑血管造影:右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瘤体远端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呈串联病变)。
治疗经过病情分析1.患者为未破颅内动脉瘤:右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
2.从瘤体形态分析,瘤体远端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呈串联病变)。
3.串联病变需要考虑是否相邻,如果相邻,则需要考虑支架的选择、摆放、致栓等问题。该病例即狭窄病变与动脉瘤呈相邻,且瘤颈口呈宽颈,需要使用编织支架覆盖瘤颈口且狭窄段需要进行球囊扩张,术中术后出血及致栓性极高。建议行编织支架辅助下行动脉瘤弹簧圈单栓(单栓后再取出支架),此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6FNavien导引导管
VASCO+21支架微导管
Echelon-10栓塞微导管
Synchro-2微导丝
Target/EV3弹簧圈
LEO3.5*18mm支架
手术过程1、右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瘤体远端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呈串联病变)。2、通路建立:70cm6F长鞘+cm6FNavien中间导引导管。3、经Synchro-2微导丝引入VASCO+21支架微导管4、路图下微导管Echelon-10到位后。5、因瘤颈较宽,因此使用支架半释放技术,保证填塞过程中弹簧圈的稳定性。6、依次填圈,弹簧圈成篮良好。7、复查造影:动脉瘤体、瘤颈填塞致密。远端血管未见异常。缓慢经支架导管收入支架,取出支架。复查造影:动脉瘤成篮良好,填塞致密,远端血管血流通畅,未见异位栓塞。术后3天患者步行出院。病例总结
1
在宽颈动脉瘤合并瘤体远端血管狭窄栓塞时,尽量进行单栓,必要支架进行辅助,同时使用较大直径3D弹簧圈成篮。
2
串联病变需要考虑是否相邻,如果相邻,则需要考虑支架的选择、摆放、致栓等问题。
该病例即狭窄病变与动脉瘤呈相邻,且瘤颈口呈宽颈,需要使用编织支架覆盖瘤颈口且狭窄段需要进行球囊扩张,术中术后出血及致栓性极高。建议行编织支架辅助下行动脉瘤弹簧圈单栓(单栓后再取出支架),此方案为此病人个性化最佳治疗方案。
术者简介陈贤平,男,副主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放射介入诊疗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介入诊疗临床经验。中国医师协会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妇幼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介入医学联盟理事。擅长脑血管疾病如: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外动脉狭窄、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等的微创神经介入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