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7日,“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暨第17届脑血管病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在上午卒中热点论坛的精彩知识碰撞后,下午迎来了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介入治疗论坛。本次论坛医院张云峰教授、医院樊小兵教授、医院肖国栋教授、医院王守春教授、大连医院尹琳教授、医院丁文彬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由医院的韩云飞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脑血流动力与缺血损伤的关系,强调颅内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评估重要性。血流动力学评估包括灌注缺损,侧枝循环,高灌注风险三方面,主要目的是平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其中灌注缺损通过CTP计算CBF、CBV、MTT、TTP、Tmax等重要参数对缺血进行分期,指导颅内动脉狭窄治疗方案。侧枝循环则通过CTA、CT、DSA、MRA等方法进行评估,对脑侧枝循环代偿不良的患者推荐进行血管内治疗。韩教授指出具有侧枝代偿较差、对侧颈动脉闭塞、willis环不完整、术前低灌注、脑血管低反应性的患者术后发生高灌注风险较高,希望通过全面的血流动力学评估,为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医院陈红兵教授介绍了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陈教授指出结合高分辨磁共振及CTA、CTP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变性质、斑块形态、信号特征、斑块钙化、斑块测量、是否合并血栓、脑实质损害、脑血流灌注及介入治疗通路进行全面评估。陈教授同时通过多个典型病例,分享了运用多模态影像指导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经验。
医院的杜鹃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临床治疗现状,指出影像学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不是决定ICAS治疗策略的唯一标准,ICAS的多模式评估需要同时兼顾结构和功能。高分辨管壁成像在识别斑块成分与易损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技术。由于个体斑块的形态及病变演变差异性很大,ICAS的功能性评估更适用于个体化评估。基于DSA的血流储备分数及无创影像学的流体力学评估可以较好的识别高危易损斑块。基于DSA彩色编码技术可以实时动态的评估脑血流灌注变化,为介入诊疗提供组织灌注信息。杜教授还通过案例分享了术前多模式影像学技术在明确病因、探索发病机制、精准评估诊断、评价疗效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应用价值。
医院殷勤教授围绕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材料的选择进行介绍。殷教授简单回顾了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脑血管组织特点、常见发病部位、血管内治疗现状。结合多个病例,重点介绍了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和病变处理的材料选择,囊括了鞘管、指引导管、中间导管、抽吸导管、微导丝、球囊、支架等器材。殷教授指出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需要掌握适应症,减少手术损害。
首都医科医院缪中荣教授聚焦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回顾了SAMMPRIS及VISSIT两项随机对照研究,其结果均未能提供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依据。同时几项时间跨度较长的非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缪教授指出目前正在进行药物球囊相关研究,初步结果令人满意。最后缪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球囊选择与使用的经验。
首都医科医院马宁教授分享了关于复杂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经验。马教授指出由于颅内外血管存在结构差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具有差异。马教授汇总分析了ICAS介入治疗的研究历程,重点分析SAMMPRIS研究结果及其后续影响。后续真实世界研究则表明有经验的中心可以降低高危患者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马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对于迂曲血管、慢性闭塞、串联病变、合并动脉瘤及病变累及穿支血管等复杂情况的处理经验,指出筛选卒中高复发风险人群,革新低手术风险介入器材及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段炼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烟雾病治疗方式的思考。段教授指出目前烟雾病的治疗尚无定论,主要原因是发病自然史不明。既往研究表明应用支架治疗烟雾病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同时外科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段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及相关文献指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缺血性烟雾病,间接和联合血管重建术均优于直接血管重建术,而对于出血性烟雾病,外科手术治疗仍缺乏足够证据。最后段教授提出进一步研究病因和机制是治疗烟雾病的未来努力方向。
医院朱良付教授探讨了非急性闭塞血管内开通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介绍了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开通时间、病变近端分型、侧枝循环的建立、病变部位对开通成功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朱教授提出通过严格选择适应症、细致术前评估,尤其是“围闭塞段”系统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开通成功率和增加安全性。朱教授总结了常见并发症,如动脉夹层、开通后血栓形成、闭塞段开通以远栓塞、支架内再狭窄、血管穿孔、血管破裂等的预防和处理,指出系统评估、严格掌握适应症、谨慎开通及个体化处理并发症是防治原则。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论坛是如此精彩纷呈,其他的专场,精彩同样不容错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