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9日,第十九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期间,房颤介入抗栓论坛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医院和大连医院共同承办。论坛以专题汇报、专家点评、互动讨论、主题辩论等形式进行。旨在回顾房颤介入领域的进展,梳理未来房颤介入的发展方向,为全国同道奉献一场房颤介入抗栓领域的学术盛宴。
本次论坛特邀首都医科医院孟旭教授、医院*鹤教授、医院苏晞教授、医院陶凌教授、医院谢瑞芹教授、医院张蕾教授、医院储慧民教授、温州医院肖方毅教授、医院徐亚伟教授、医院袁义强教授、浙江大医院樊友启教授、医院付华教授、陆*医院宋治远教授、大连医院肖宪杰教授共同担任讨论专家。浙江大学医院蒋晨阳教授、医院范洁教授、医院陈琦教授、医院(南京医院)张凤祥教授、中国医院杨耀教授全程主持会议。孟旭:左心耳处理外科方法及临床进展在年发表的有关“外科左心耳闭合与华法林治疗对比”一文中,可以明确的看到,从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讲,外科闭合左心耳是可以优于华法林治疗的。
对比内外科左心耳封堵,从操作难度来说,内科技术较为复杂,而外科操作更简单,是采用一个夹子套住并夹闭左心耳,不需要体外循环,只需要小切口就可以完成,甚至也可以不进行全麻,有研究表明,从闭合率来讲并无相关并发症。从指征上来说,外科的灵活度更高,且成本更便宜。在年就有研究显示应内外科联合治疗,即如果房颤患者需要消融,胸腔镜消融直接做外科左心耳封堵,而导管消融中是可以考虑外科医生直接做左心耳的夹闭更为安全,只有在真正的抗凝禁忌或心耳形态不理想或患者以前做过心脏外科手术,左心耳粘连的状态下,才主张应用左心耳封堵。*鹤:左心耳封堵:前世今生及未来
年有一个特殊的研究,对例非瓣膜病的房颤/房扑的患者做了影像学严密的检测,发现2%左右的患者有血栓,而且%在左心耳里发现。再次证实了左心耳是房颤患者产生血栓的关键部位。
对于亚裔人群来说,出血风险比国外高,在新型抗凝药物的使用当中,一般推荐低剂量或保守剂量的使用,相对来说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置入封堵器,根据两年的随访结果来看,亚裔人群降低卒中接近90%,达到90%非手术相关的降低出血概率。现在置入产品在不断的进步,从早期的WATCHMAN到现在的第二代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置入成功率更高,达到98.8%,更适用与不同心耳形状,且推送的方式也有转变。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如低剂量利伐沙班比双抗血小板药物较好;单抗药物较双抗药物治疗出血方面更好。现今,我们仍然面临残余分流的问题,根据报道可以看出,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各类型封堵器都无法避免残余分流的产生,国内要求3mm以下即为成功,如果我们可以保证良好的手术释放指征,加上严密的随访,相信残余分流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苏晞:左心耳封堵患者选择:适应证及禁忌症
年中国房颤管理指南中针对CHA2DS2-VASC评分≥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长期规范抗凝治疗基础上仍发生脑卒中或栓塞事件;HAS-BLED评分≥3,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对LAA封堵或切除的建议为(Ⅱb):长期抗凝治疗禁忌的房颤患者,可考虑行LAA封堵术,以预防卒中;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可考虑术中封堵或切除LAA,以预防卒中。
目前左心耳封堵禁忌症有:①LAA内径65mm、经TEE发现心内血栓/左心耳浓密自发显影,左房内存在血栓形成②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处存在复杂可移动/破裂/厚度4mm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③心功能Ⅳ级(纽约心功能分级)④心超检测LVEF35%的患者⑤有明显的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2cm2)⑥有明显的且原因不明的心包积液(≥4mm)⑦左心耳已被切除⑧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⑨对金属镍钛合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过敏或禁忌⑩高风险的卵圆孔末闭患者(一站式LAAC/PFO封堵除外)。陶凌:RECORD中国左心耳封堵注册研究结果解读
陶凌教授的团队基于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的全国多中心的注册研究,纳入了20个城市的39家研究中心,最终符合多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基线:年龄较国外偏低(69±9),中风、高血压比例很高、冠心病比例很高,出血性心衰的患者占15%,40%左右为阵发性房颤,有大部分患者接受术后抗凝治疗,有8.2%反复植入,中国人心耳偏大,有90.3%达到完全封堵,50%患者露肩。大部分患者还同台联合做了其他手术,42.1%的患者做了一站式手术,这个比例在国际上时非常高的。
从观察一个月的结果来看,发生死亡和卒中18例,大出血55例,围术期穿刺并发症3例,心包填塞11例,胸腔积血1例,食道损伤1例等,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一站式左心耳封堵并发症高于单纯式。手术量与事件发生率相关,低流量中心在手术成功率和事件发生率上都偏高。谢瑞芹:左心耳解剖形态、生理功能与卒中关系
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的易发部位,旁边的回旋支常常作为手术中露肩标志,LAA内膜面的透亮结构会给封堵时增加风险,封堵器有刺,会导致延迟性心包,
左心耳有压力和容量的调节功能,可排空左心耳内积液,在进行封堵术后,窦率和房颤时其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窦性心律时,左心耳因具有正常收缩和排空能力而很少形成血栓;房颤时LAA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左房耳排空能力明显下降,排空速度减低,房颤时左房压增高,左心房及左心耳均通过增大内径及加强收缩力来缓解左心房压力,保证左室充盈,随着左房和左心耳增大和结构变化,LAA排空能力进一步下降。张蕾:特殊左心耳形态封堵器类型及型号选择策略
对于反鸡翅型心耳:房间隔穿刺尽量偏低。打开固定盘过程中需要较大的逆时针偏转,获得更好的轴向。打开外盘后若下缘有少量残余分流较大可能与牵拉有关,需要预判解脱后封堵器的变化。反鸡翅型态为极浅反鸡翅,开口常为敞口式,宜选用小伞大盘,鞘管调整至心耳主体轴向,将固定盘放于心耳主体部分。对于大开口型心耳,常规型号小伞大盘均可覆盖大开口,根据心耳形态选择合适规格实现完美封堵,但避免选择过大固定盘,以免固定盘挤压过度使得伞盘距离变大,牺牲深度影响外盘贴合。心耳开口过大难以全无分流,满足COST前提下接受封堵效果。早分叶心耳,分叶与主叶轴向不一致,结合心耳分叶形态与深度,选择可放置固定盘的分叶进行锚定,该类型心耳普遍较偏心,心耳开口与锚定轴向不一致,需加以调整减少分流。储慧民:ICE指导绿色左心耳封堵操作流程
食道超声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经历,有极大可能会造成食道损伤,ICE是替代食道超声重要的手段,对TEE是个很好的弥补。ICE操作流程:在ICE左心房建模后冠状窦电极置入,在ICE指导下导管到位,长鞘进入上腔静脉,导丝进入上腔,然后在ICE指导下房间隔穿刺,一般来说,超声扫描透过房间隔扫描到左侧肺静脉和心耳之间的脊部为判断前后的最佳位置,房间隔下部膜部靠近肌部的位置为判断上下的最佳位置,要标记穿刺处,而后在ICE监测下进行肺静脉隔离和左房消融,加硬钢丝和封堵鞘进入左房。在封堵流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将ICE导管送入左房,TSP的厚度和输送鞘预扩张是关键。到了左房以后,要进行三轴六向扫描,测量评估左心耳,对其有准确评估,后暴露鞘管头端及猪尾导管,使猪尾导管着陆在回旋支的内侧即可,封堵器出鞘并逐渐推送后做牵拉试验,再三轴六向扫描评估残余分流,如无发现问题,将封堵器进行释放。ICE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可以达到全程无射线,当ICE导管进入左房时也可采用X线引导。肖方毅:左心耳封堵术中封堵器释放前如何正确地进行评估
正确的影像学评估:切线位容易观察WATCHMAN的露肩情况,ACP和LAmbre封堵器的残余分流以及左上肺静脉和二尖瓣环的影响。影像学评估应全面细致,多角度,特别是大角度足位容易观察到残余分流。其次食道与左心耳的相对位置对TEE的成像影响大,不标准的长轴扇面必然引起测量的偏差,超过1/3的病例TEE°图像不能打到满意的长轴扇面,建议用3D指导2D。封堵器形态评估:要判断封堵器是否完全展开,形态应自然而无明显张力。当展开形态不佳时,可进行微回收把封堵器完全展开。封堵效果评估:内盘的置入深度十分重要,要通过XYZ三轴评估残余流,尽可能做到封堵完全,即封堵器上缘位移超过下缘以达到完全封堵上缘长和下缘短的心耳。稳定性评估:进行牵拉试验,适度力量牵拉封堵器,然后释放手柄让封堵器回弹,重复数次,直到最后一次牵拉与前一次牵拉之间没有任何移位,牵拉可在透视下(选择切位线)、TEE/ICE下或造影下进行,其次手感很重要。徐亚伟:房颤一站式治疗:不同类型封堵器特征和应用经验
左心耳封堵术应用于预防房颤卒中效果明显,术前需要对左心耳形态进行评估,封堵器有“内塞型”和“内塞-外堵型”。WATCHMAN主要是在TEE或ICE指导下进行,术中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