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真气是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交流引起的感觉
TUhjnbcbe - 2021/8/24 19:42:00

真气是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交流引起的感觉意识,真实存在,并不神奇,其功能与快走、慢跑类似。——丁志伟

丁志伟:医院骨科医生,从解剖学角度研究中医经络和气。文章有点长,请慢慢读。

中医与现代医学文献的对比及思考

近年来,尽管反中医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微博上,几乎所有的公共领域知识分子都反对中医,比如

烧伤超人阿宝、逻辑思维,比如果壳网的众多科普大神。

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在研究中医及其他神秘色彩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医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医有一定的科学内涵,中医内容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当把中医的科学道理讲出来之后,感觉很软,不硬,好像读一些科普文章,似是而非的语言、毫无科学逻辑。可以说目前中医的科学化研究都集中在科学内涵上,对科学性的机制研究毫无起步,甚至很多人认为不应该用科学去研究,他们认为中医是侧重于“功能描述”的特点,目前没有一种可实现的方法来融合中医和现代科技。

中医研究方向也可以分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就是看病,试图通过病人的经验总结来进一步提高中医水平,这样来证明中医。比如,前一段时间的中医验孕,被搞的大败亏输。中医理论,就是以*帝内经、伤寒论为经典的学术,一个好学的人通过努力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后成为中医医生,并取得经济收入。所以这种研究非常热闹,但无解于反中医者的质问:中医的实质是什么。

基础研究是指对中医实质的研究,不接触病人,无法挣钱,枯燥乏味,而且流派众多、观点繁杂,所以物理、生理、解剖等领域的学者搞的多。他们搞出一些成果,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无法使用,甚至研究者之间都无法交流。你说一个搞物理的和搞解剖的怎么交流哪?双方的业务领域完全不同。又因为缺乏经费,只能浅尝辄止,往往提出一个观点之后,没有后继的研究出现。

困境更来自与中医的自身。中医和现代医学是完全两套文化体系,二者基本公理、术语的定义、逻辑推理的方法都完全不同。任何一个研究中医实质存在的研究者都面对两个客观情况:一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语义、用法差别,如《内经》中所使用的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人所理解的含义之间有一定区别,同时古代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也不同,现代人难以准确还原到当时的语言情景中去体会上下文的含义;二是是中医术语与科学术语的不同内涵。现代医学的概念以及物质名词,都是在一种还原论思想下命名出来的。而中医的基本术语,都是在*帝内经中以极为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的,每个词语都很难严格对应到一种具体物质。比如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完全不是一回事。

比如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完全的科学思维模式的研究,青蒿素的发现与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伟哥等药物的发现是一个思路,都是从经验方剂中找到一个化学单体。再比如最近的jama杂志的两篇关于中医针灸治疗尿失禁的治疗,本质是一个严谨的统计,统计的立足点做了一些精巧的改进。这两种研究方法,都不是传统中医的阴阳、辨证、脏腑等学说。

笔者是骨科医生,业务原本离着这个领域很远。因为发现“穴位和皮穿支体表位置重合”的现象从而对中医实质研究产生兴趣,通过阅读*帝内经及其他中医典籍,意识到“气一元论”可以用“所有外界刺激,无论神经信号、内分泌物质、还是理化刺激,最终都会改变供应营养的血管的收缩状态;同样所有的代谢活动、信号传递活动都是通过血管收缩状态的改变来表现出来,在组织层次是炎症反应等等病理生理现象,在分子层次是某种分子增多或减少,在细胞层次上都以血管平滑肌作为最终的靶细胞”。气是“动态”血管平滑肌细胞,这种说法最容易概括。

气-动态平滑肌的说法是指活着的人体内血管平滑肌状态总是在不停的变化,无论状态变化的特征,还是引起变化的因素包括外界、自身内部,还是变化的结果,都可以用某+气(血管平滑肌动态变化)的组合来表述。在把这种说法理解之后,重新阅读*帝内经,发现*帝内经的语义非常符合现代生理学的描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实际就是为中医学科输入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为传统中医找到一种现代医学式的有明确定义的术语。

通过把气转换为动态血管平滑肌,反复阅读*帝内经,慢慢就明白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的认识论模式。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笔者并没有发现这两种思维可以结合的地方,不能为中医的临床治病提出什么合理的建议;但是笔者发现,经过这种解读,*帝内经内很多描述是现代医学没有明确提出的或者给予足够重视的。如果*帝内经说的是对的,现代医学一定会在这些领域有新的发现。这不能称为中西医的结合,却可以称为中西医的碰撞,下面的文章笔者就详细的描述为什么会得出这三个有趣的猜想。

(一)、穴位和皮穿支理论的介绍

1、穴位和皮穿支体表位置重合的描述

1.1皮穿支的基础知识

血管从心脏发出后,从主动脉开始不断分支,各级分支血管最终分为毛细血管成为微循环进行物质交换[5]。皮穿支血管是一种特殊解剖学概念,指的是深部主干动脉发出营养皮肤的血管,与营养皮下组织和皮肤时的微循环网之间、穿过深筋膜的那一段血管。皮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开始呈树状分布,呈树状分布的血管连同其营养的组织被称为“血管体”。这个血管体包括皮肤、皮下、深筋膜等组织的各种细胞,所以,血管体区的概念就是有多种组织、多种细胞构成,有多种生物学反应机制,可以看作一个小型“器官”。

皮肤血管树状分支分为五个层次,其各自名称及特点如下:①深筋膜层血管网:第一级分支,血管多呈干线或交叉干线式排列,其方向主要与深筋膜纤维组织的纤维走行方向相一致。②浅筋膜层血管网:形态学上以脂肪小叶为单位,形成小叶状血管网。③真皮网状层血管网,真皮网状层因富有毛囊、汗腺、皮脂腺及各种神经终末结构,其供应血管通常围绕在其周围形成与该器官外形相同的毛细血管立体网架,在各皮肤附属结构血管网之间有广泛的交通血管互相联络,此为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第三级分支。④乳头下层的血管网:为多角形网眼,分布于全身皮肤的各个部位,是人体的一层完整血管屏障。⑤乳头内的血管网[6]。在活体内第1、2、3层血管网肉眼可见,第4、5层比较靠近,难以分辨。

穿支血管树可分为分支型和轴型两种,前者分布区域的平面形状呈近似圆形,后者分布区域的平面形状呈长条形。每一个血管树的结构都不同。相邻穿支体区间的血管吻合非常丰富,吻合类型有3种:①不减少口径的真性吻合;②逐渐减少口径的阻塞性吻合;③在正常情况下尚未开放的潜在性吻合[7]。此外,皮穿支的血管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每一个人体血管都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

1.2穴位及相关概念辨析

穴,甲骨文本义是两块相向的石崖所构成的石洞,从窑洞之义,引申泛指洞穴窟窿。又特指坟墓、墓坑。“穴”字描述了这些特殊部位的形状是中空的,形似洞穴,是孔隙、凹陷处。在皮穿支穿过筋膜部位,从筋膜下层面观察皮穿支部位确实是一种凹陷、中空的感觉。

腧穴,可能是对穴位最正式的一种描述。

节,是较为少用的一种描述,节与穴的含义相同,《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可以理解为描述皮肤的血运大都都经过皮穿支伴行静脉回流入心脏的生理现象。当然有一部分血液是通过体表浅静脉进入深静脉。

“分肉之间”、“分肉间”、“分间”和“腠理”、“溪”“谷”等概念都是描述穴位是使用的术语,从字面意思看符合大多数皮穿支穿出部位的肌间隙形态或肌肉形态。如《素问?气穴论篇》将“孙络”和“溪谷”并称,并且有“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和“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两种说法。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还将穴位称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交”、“会”的含义就是“相交”、“会合”,正是皮穿支血管本身的形态特点,而溪谷是皮穿支穿出位置的肌肉的形态特点。可以说,溪谷、孙络和穴位是描述的同样的东西。

《素问·调经论篇》云:“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我们可以把孙络理解为是微循环中毛细血管前动脉+毛细血管+后静脉的结构,络是更上一级结构,由很多孙络+络构成的三维血管结构中就是皮穿支血管体,而皮穿支血管体的血液最终经皮穿支出入体内。穴位是皮穿支体的功能性的描述,在针灸时主要用“功能含义”。

此外《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中医对皮支及皮支的三维血管网的一种概括性描述,“支、横、别”用来描述血管网的复杂三维立体结构,是相互对比的含义,表达“上下里外交互连接”的网络状整体的一个办法。2、皮穿支与穴位的位置和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这一结论,只是目前我个人的证据。需要解剖学者和显微外科医生共同研究来确认。

WHO规范中,穴位共有个。皮穿支的解剖研究成果:Taylor在全身描绘了个直径大于或等于0.5mm的皮支血管。杨大平研究发现全身发出支穿支(口径大于0.5mm)供应皮肤。由此可见穴位数量和皮穿支的数量是非常接近的[8]。

从位置分布看,穴位和皮支穿出点在前臂和小腿这两处,数目和位置区域趋于一一对应。在穴位之外,临床医生未能提出新的皮支穿出点。WHO针灸图中,前臂共22个穴位,小腿共27个穴位。杨大平研究发现前臂和小腿穿支数量分别为24支和30支。二者十分近似。

值得一提的是,皮穿支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变异率。皮穿支在筋膜内的分支也复杂多变。提示显微外科医生和解剖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3、其他穴位经络实质与皮穿支的关系

3.1经络与皮穿支间侧枝循环链条的一一对应关系

连接穴位的线路叫“经脉”,中医的各种图示所绘制经络线与皮支间不减少口径的真性吻合非常近似,现代解剖也证实这个现象,即大多数皮支之间的吻合是在深筋膜层。

如《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有些人认为“常见”一词指的是浅静脉,即大隐静脉,实际上大隐静脉同时伴行隐神经和隐动脉,隐动脉是胫后动脉起源的肌间隙的四个皮穿支之间的侧枝吻合血管[9]。在内踝区域隐动脉是可以肉眼见到的。这个解剖特点,更说明了经脉是皮穿支之间的吻合通路。

3.2皮部与皮穿支血管体的一一关系

中医各个经络“皮部”范围与现代医学的各种皮瓣范围非常近似,但现代医学的“皮瓣”没有描述各种生理病理内容,只表示皮穿支营养范围,中医学中对“皮部”生理功能的论述相对详细,如《素问·皮部论篇》提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用现代医学的语言可以理解为:外界刺激到达皮肤后,深筋膜对皮支的约束减少,皮下血管网充血,充血后沿着静脉网回流入体内。当静脉网没法完全回流的时候,就会让“经脉”满,进而影响体内的脏腑。按照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皮穿支的动脉血是不可能回流到内脏器官的。但是,中医的经脉、络脉同时表述了血管管道的内容,可以理解为为应对外界刺激,血管收缩或舒张需要消耗很多细胞因子或者细胞表面受体,络脉也就是毛细血管层次的血管结构的各种受体被外界刺激消耗完毕以后,会消耗更皮支体本身和皮支体之间直捷通路管壁的受体,进而影响内脏微小血管的受体或细胞因子,造成内脏的微循环受到影响[10]。

4、特殊结构与皮穿支的关系说明

最为典型的是三阴交,该穴位与皮穿支的关系可以通过侧枝循环理论认识。《针灸甲乙经》提出“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联系解剖学来看,胫后动脉在内踝上5cm左右存在一条恒定穿支。内踝上皮支是从胫后肌群与小腿三头肌群的肌间隔穿支,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内踝上皮支有三条肉眼可见的侧枝与与相邻小动脉吻合。一是与胫后动脉踝管处穿支(位于交信、太溪穴处),在深筋膜上皮下的吻合,走形在胫后肌肉和小腿三头肌(跟腱)的肌间隙,与足少阴肾经走形相同;一是内踝上皮支与胫前动脉内踝支(在中封穴处)在深筋膜下、胫骨骨膜表面的吻合,与足厥阴肝经的走向相同;一是同隐神经(在漏谷、商丘穴处)伴行动脉的吻合,最为粗大,与足太阴脾经的走向相同[11]。

图1:三阴交穴示意图(略)

4.2脾之大络,《灵枢·经脉》云:“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十二经络与任督、脾之大络共称为十五经络。通过乳胶灌注法解剖新鲜尸体标本并用螺旋CT扫描发现,大于0.5mm的穿支均位于沿腋后线距腋窝顶点7.5~9.5cm,距背阔肌外侧缘4.3cm的5.9cm×3.4cm的区域内,并向内下支配侧胸上腹部,与胸脐(脐旁)皮支构成血管吻合,因此也有研究者通过胸脐皮瓣(脐旁皮瓣)进行研究和描述。通过以上比较就会发现,皮支大络和任督二脉一样,是一种皮下小血管高密集度的侧枝循环方式[12]。

图2脾之大络示意图(略)

5、皮穿支的解剖基础能够解释其他经络实质发现

5.1不强调物质基础的假说。

许多研究者对经络穴位提出了各种假说。有一类假说,属于一种猜测性质,比如,如穆祥等认为经络的实质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本文内容的皮穿支就是一种微血管网络分布结构特点。张维波等认为经络的本质是水通道,有作者认为是细胞外液通道等。这些学说都不违反皮穿支理论的含义。

5.2经络实质研究有很多结论。比如经络电学特性中、日学者中均曾经用电阻测定仪测得肾病患者的足部皮肤有一系列的低电阻点,这些点的连线与古代经络图上的足少阴肾经基本一致。日本京大江川将皮肤上的低电阻点,称为“良导点”,将良导点的连线,称为“良导络”。

比如筋膜论。近年来,筋膜论逐渐成为经络实质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研究组织主要是美国NIH资助的HeleneMLangevin的研究组,以及国家“计划”数字人项目和“计划”支持的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原林教授团队。人体的皮穿支从深部穿出时大多是从筋膜中穿出的,所以,筋膜论和穴位皮穿支论,在解剖学上并不冲突。筋膜论是对穴位皮穿支理论的支持,穴位皮穿支理论是筋膜论的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筋膜论和皮穿支论人体的解剖角度看区别不大,但二者对中医的理解却差别很大。筋膜学观点立足点筋膜与经络的相互对应关系,其内容阐述*帝内经中的筋膜、经筋、膜原等学说非常贴合。穴位皮穿支观点将中医的基本概念定义为血管相关,在此基础上自然推理出气-动态的平滑肌的理念。

(二)气-动态血管平滑的解释

1、经、络、脉的含义解释

在找到经络穴位的某种实质之后,我们要重新理解中医。但是这种理解方法不能使用现代医学的还原论思想。气的内容十分复杂,展开中医“气”的内容讨论之前,我们先辨析“经,络,脉”,通过对经、络、脉三个词的解释,初步体会中医语言的叙述特点。

血管形成包括: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VG)和血管新生(angiogenesis,AG)。血管发生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始间质细胞定向分化成内皮祖细胞或成血管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在无血管的区域分化、增殖,然后结合成分散的血管。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心脏原基和大血管的形成,以及与这些主要血管相连的蜂巢样血管丛,这些血管丛最终形成全身血管网。其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2(VEGFR2)对于VG的调节起关键作用。血管新生AGDE进程可分为几个不同的且可重复发生的阶段。血管生成受到多种刺激和抑制信号的调控,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胞外基质蛋白,在这些信号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以芽生(sprouting)或者非芽生的方式来形成新的毛细血管。,EphrinB2能够在小鼠血液循环开始前特异的表达于动脉内皮细胞,而EphB4则在静脉中高度表达,证明在血管分化以前动静脉的区分已经明确。

同时,血管与神经的发育是相互协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发育过程中,神经管发育所分泌的信号调控血管网络的发生,形成与中枢神经网络结构相并行的血管网络,包括血脑屏障的形成。在肢体皮肤的血管网形成中,神经释放的信号调节动脉的分化和血管在外周组织中的分支,形成血管与神经的并行。而在心脏的发育过程中,血管网发育所释放的信号介导着交感神经末梢对动脉平滑肌层的接触和支配,并沿着循环系统形成平行的神经网。

从血管形成机制看,血管结构的起源是不一样。我们可以把经、络两个字看作一种“功能描述”,脉是“管道”的概念,这样一来经脉是VG,,EphrinB2阳性,而络脉AG起源,EphrinB1阳性,这样恰好对应了中医对经脉和络脉的描述。同时经脉和络脉是一种紧密结合的关系,不能绝对性的分离开经脉和络脉。

2、中医的气是什么,也要这样去理解。

中医中,气的概念使用非常广泛,是最基本的概念,据统计《*帝内经》全书篇中以气命名的有19篇,内容涉及“气”的有篇,书中所载各种气名多达个,按内容分类达种。在*帝内经成书的时代“气”的用法和今天以“气体”为本义的组词方法是不一样的。而且有好几种写法的“炁、汽、氣”,所以说,气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语言基本词,完全不同与现代科学中“空气”“气体”的范畴。

首先从“得气、循经感传”现象去猜测“气”描述内容

“穴位与动脉皮穿支重合”,这就意味着针刺穴位可能针刺到皮穿支附近,并对皮穿支体有一定影响。那么刺激皮穿支血管会对皮穿支血管体产生哪一些生理现象哪。针灸会出现一种现象“得气”。窦汉卿在《针经指南?标幽赋》中对得气时医生指下的自我感觉作了形象的描述,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通常来说,将受刺者的酸、麻、胀、痛等感觉视为得气或气至。

穴位是一个区域,皮穿支解剖区域内人体组织有多种,包括肌肉、深筋膜、浅筋膜、穿支动脉、穿支伴行静脉、动脉壁上有神经支配、皮下神经、脂肪、淋巴管等。动脉皮穿支只有1mm左右,针刺不可能恰好触及到皮支,只能穿到皮支临近的一定区域,即穿到皮肤、筋膜等粘附性强的物质,通过提拉捻搓等手法来产生作用。现代有研究者证实,筋膜是有收缩性的,筋膜的收缩会让血管发生“折变”,如图,这种折变会给血管一个机械力。小血管受到机械力后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都会发生反应。如果机械力刺激使血管压力升高、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扩张、侧枝由封闭变为开放,这就会导致皮下血流增多,有可能出现热感或胀感;如果离神经较近或者对神经也有一定的机械力刺激,有可能出现酸胀感。这种针灸与微循环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

针刺虽然力量很弱,但对微小的小血管体的而言,相对较大。同样的道理,一次胸骨处拳击虽然力度很大,但经过胸廓的缓冲,对心脏的刺激仅仅是一次急速的震动而已。针刺相当于小血管体与拳击对心脏的作用,有可能相似。

综上所述,得气主要与血管扩张收缩的状态改变有关。血管舒缩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多种细胞和分子参与,细胞成分有平滑肌cell、内皮cell、telopcyte细胞、脂肪细胞等等,包括神经(肽能、胆碱能等)、细胞外液的理化成分和大分子、血管平滑肌组织、弹力板组织、内皮组织等等。气的描述与这些成分都有关联,核心是“血管平滑肌”的“搏动性状态”。

3.气的概念辨析

3.1气是一种抽象性词汇,如同“热”一样。热物理学当作指出“热是转移的能量”。但是,当我们描述热的时候,总理解为能量,而不强调热的“转移”这一特点。气同热一样,是描述一种动态。这种状态有时被代指“序”,*帝内经同时代著作《国语·周语上》“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这段文字就说明气主要用于描述“序”。“序”的现代语言含义与热力学“熵”的概念近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可以用“熵”来帮助理解。假定气是人体组织的一种“熵”。一个皮支供血范围的所有组织叫一个“皮支体”,可以把皮支体看作一个由构成的“器官”,针刺时皮支体内血流状态发生改变后多种组织状态的变化,即皮支体的“熵”发生改变,这就是“得气”。在物理学中,“熵”是一种“态函数”,也能够向上去描述整个人体平滑肌总状态的“熵”,也能细分到组织层面,气就是皮支体内小血管+微血管构成的血管三维立体结构的熵。如果再细分到细胞种类,气就是血管平滑肌的一种“熵”。如果细分到分子生物学阶段,气就是各种大分子的共同的“熵”。总之,气用“熵”帮助理解从微循环到宏观的状态性,都可以描述,宏观上,气可以感知,比如神气,从微观上,气和“精”的概念就很相似。

3.2,“气”也可以肉眼可见的物质的变化来评估。在中医中,气是可以可见的。《灵枢?经水第十二》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这段话说明,气同皮、肉、脏腑、经络、谷、脉、血一样,都是可以肉眼看到并计数的。那么能够在尸体标本中看到什么让古人能够联想到气?现代科学证实,血液自然沉淀后会分为两层,血凝块和血清。如果加入抗凝剂沉淀就会分为三层,最下层为深红色红细胞,最上层为淡*色血浆,中间一层为白色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又称为富血小板血浆[8]。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能够起到广泛的生理作用多种物质的集合,其作用符合中医对“气“的描述。古人意识到血液中的这种成分,就笼统的成为“气”。同样,现在微循环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领域,人们发现微循环血管稀疏可能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而大多数高血压治疗药物都无法改变微血管稀疏的问题。微血管稀疏的定义是微血管网状空间密度的下降。皮支口径一般在1mm左右,肉眼可辨。在皮支体中继续的血管分支约为-Um。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观察到。这两种现象的物质基础都可以与“小血管平滑肌状态”有一定关系,对两者的肉眼观察可以用“气多气少、气虚气实”来描述。

3.3,气是一种“辨证统一”的语义内涵。尽管“气”的语义场非常广泛,但其语义场核心是小血管平滑肌的搏动引发微循环的改变。这说明,一方面气能够表述皮支体状态变化的原因,,或者说是一种能够影响皮支体收缩与舒张的的物质,神经信号、细胞因子、外界理化刺激(四时、五行、六淫天地之“气”),另一方面气能够表述状体变化的结果,即“熵增”“熵减”,也可以说其是皮支体的血管,是细胞因子、神经信号、力学刺激等发挥作用的细胞上的受体,也可以是血管搏动的改变导致整体状态转变的方向。对受英语语言体系影响的现代汉语而言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对熟悉古代汉语的人而言,或者是以此为基本概念的人来说,是可以灵活表示其想表达的内容。气的复杂语言学特点决定了使用难度较高。“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意思就是说只有灵活使用x+气的组合应用时才能较好的表达出功能状态。“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六节藏象论》意思就是各种气合在一起后依托某个实质综合性表现出来,变化后就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描述,或者描述改变前后的不同。

3.4气一元论的在这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气就成为了中医的元整体论的基础性概念。《灵枢?决气》说:“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气是“精、气、津、液、血、脉”这五大类物质的基础。现代科技同样可以解释这句话,全身每一处都存在的组织和细胞包括神经、淋巴、血管、血液(水、蛋白、细胞、分子)、组织间液。对于任何一个细胞或组织器官而言,进行任何的生理活动都需要血管的搏动+血液内的物质+细胞间液共同的参与才可以进行,因此,可以“气是血管平滑肌实质+状态”这样的内涵确实可以描述任何生理活动。

4、哲学认识论方面的思考

多年来对气进行研究本质上是通过找到一种特异性物质来直接、明确的呈现出中医描述的“气”的作用。但是没有一种关于物质的观点能够获得广泛赞同。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气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其直觉经验抽象出来的一种描述,这种说法合理,但缺乏明确物质基础会给人留下一种中医找不到客观证据的错觉,这就让那些对中医的理解不深的人难以理解运用中医概念,从而批判中医反对中医,指责中医是一种唯心主义医学。

气一元论是公认的,但是气一元论并不为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论。基本粒子,显然是基于物质不断还原的思维方法所发现的。气一元论可以理解为血管平滑肌的最终靶体论。人体每一个细胞必须和外界进行交换,要么通过血液要么通过细胞外液。微循环。显然,微循环的整体运动,依赖于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无论外界刺激还是自身代谢,无论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最终需要血管平滑肌的舒缩引起细胞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而达到需要的效果。

5各种气的具体含义。

5.1卫气:血管管壁结构的作用,或者是神经系统在血管平滑肌上发挥的影响。《灵枢?卫气》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神经信号传递不经过皮支体之间的吻合通路。《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大部分神经是沿间隙走行,失神经支配后肌肉萎缩,皮肤无汗。《灵枢?卫气》所说“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小动脉外膜及血管平滑肌都有神经支配。《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意思就是神经传递速度很快,不走血管吻合支,通过皮肤进入肌肉间隙,进入内脏。这与现代神经系统非常相似。

5.2营气:血管之内的物质的作用。“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也就是在皮支体及侧枝循环众多细胞因子。”“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意思就是这些小物质能够让血管外液体进入血管内,与红细胞为主的血液结合在一起,遍布全身的四肢和脏器。

5.3虚实有余不足:有余不足主要表示外界的,能够影响皮支体收缩与舒张的的物质,比如神经信号、细胞因子、理化刺激等。

虚实主要指内在的受体或者皮支体的血管,是细胞因子、神经信号、力学刺激等发挥作用的载体。《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帝问曰:何谓虚实?歧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本神》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咳胸盈仰息”。三者结合看,显然,虚就是指受体没有或者消耗殆尽,对外界刺激处在不应期的状态;而实是指平滑肌过度充血的表现,即病理是皮支体内有炎症。

5.6气血关系。

如果把血小板成分(prp)视作气,prp与血液整体成分的关系用中医的气血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动依血,血气相依而行”,这样描述是可行的。Prp成分,也是血液发挥内分泌条件、凝血等功能的主要物质载体。《难经﹒二十二难》中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这就可以理解为气的作用是再生血管、促进血管搏动的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了。经是一种小动脉,主要表示为皮穿支之间的侧支循环动脉。这种小动脉受到寒冷因素影响的时候,就会“泣”。在现代医学中,小血管遇到寒冷就会痉挛,这在显微外科实践中为人熟知。,泣就是哭泣的意思。泣而不行就是说经这一类的血管在“泣”,可以把泣理解为血管会分泌一些物质。“不行”就是失去了正常的波动(痉挛)失去的灌输微循环的能力。脉外指的的平滑肌以外的成分,包括神经、周细胞、细胞外液。脉中是内皮细胞、血液。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为“气”。“客于脉外”,意思就是血管痉挛引起的血流就减少。“客于脉中”,就会引起血小板物质的流通的缓慢,这样又引起疼痛。这句话可以非常准确的翻译为现代医学的现象,非常好理解的,有利于中医的学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医在认识上已经把寒冷导致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分为外膜和内皮两个部分变化,在认识上,已经非常超前了。更为神奇的是,伤寒论太阳病认为: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如无汗而脉浮紧,营卫俱强而表实。用麻*汤。如脉浮弱,汗自出,用桂枝汤。那么这样说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哪?麻*的成分是麻*碱,是神经递质药物,也就是卫气作用。桂枝可以想象为水杨酸-阿司匹林类,作用于血小板,也就是营气。很多推理过程我只好删掉了。就说一件事。如果感冒受凉,浑身难受,这时候没有出汗,体温升高了,吃不吃阿司匹林哪?根据伤寒论的观点,不能吃,这属于表实阶段。应该吃麻*碱类药物,比如康泰克。当然,康泰克里面成分很多

(三)中医思想与西医思想碰撞结合得出的三个猜想

再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经络是实体还是虚体?

这个问题回答的前提在与实体和虚体有明确的说明。现代医学起源于人体解剖,后引入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等,进一步发展出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等。这种不停的细分的方法,被称之为还原论。基于此,西方文化知识本位也得以被奠基。经过这种还原,任何一种存在的物质是合乎理性和合乎逻辑的认知对象。但是这样一来,我们所言谈的和思考的人体,都已经是进入了我们语言和意识中的,被我们的语言和意识所过滤和整合构造了的东西。显然,我们强调了实在,忽略了动态变化。显然,经络,并不是使用解剖-还原的医学术语体系而建立的学说。从这一点看,经络是一种“非解剖还原能够描述的结构”。“气”作为经络的体现者,同现代科学中的物质存在——实物和物理场,也不同。但是当经络分开组词称呼为经脉或络脉时,这就是显而易见的实体。脉是管道的意思,经脉某种蛋白表达阳性的管道。

整个*帝内经的学说,如果能够成立,那么一定有一些结构基础存在。好比穴位的功能一定要有皮穿支血管的存在一样。那么,继续挖掘中医学说,就可以找到现代医学的未曾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气是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交流引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