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主动脉疾病临床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且急性发作,除了跟进腔内及开放性主动脉干预的最新进展外,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患者的最佳结局是每个血管外科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目前,除了多中心联合,实时咨询与合作的治疗新模式外,新的器械与技术更是发展迅猛,为提高主动脉临床治疗水平、改善主动脉患者结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9届亚洲主动脉研讨会于5月14日-15日盛大举行,医院郑永强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各大亚洲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专家应邀赴会,传经送宝,分享临床经验、探讨病例细则、提示实用技巧、讨论创新进展,以持续性的创新与合作,深耕主动脉患者治疗结局的改善。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在会议中带来了《复杂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中国方案”研究进展》主题演讲,分享多项创新技术与最新临床应用数据。
点击播放演讲视频
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
《复杂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中国方案”研究进展》
TEVAR/EVAR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近端和远端锚定区。解决重要分支血管腔内重建问题是获得充分锚定区的前提,也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郭伟教授及其团队领衔,基于近30年来的动物和临床实践,创新性完成多项技术创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正逐步得到证实。以下是最新的临床数据。
一、WeFlow-Arch?
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
由郭伟教授团队领衔研发的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模块内嵌分支”设计理念,通过结合弓段覆膜支架系统和分支覆膜支架系统实现了主动脉弓上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的腔内重建。从而将需要通过开胸、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条件下才能完成的主动脉弓置换手术转变为经股动脉即可完成的微创手术。该系统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双内支嵌直型覆膜支架,内嵌分支长20mm,直径10或12mm,由于内嵌分支的缝隙在制作时已经缝合,因此避免潜在的内漏;第二部分是PTFE覆盖的镍钛合金桥接支架,其近端具有极好的径向支撑力,中间段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远端部分贴壁性良好。第三部分是无裸支架的可弯曲胸主动脉覆膜支架。
(图-1: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
WeFlow-Arch?FIM研究已拉入7例主动脉弓扩张性病变,包括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无死亡、无中风等任何并发症,随访结果显示7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后无内漏,分支及主体通畅性好,初步证实了该产品腔内重建主动脉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实了该器材具有一下特点:(1)适用于主动脉弓及部分升主动脉远端病变;(2)节段释放并不影响脑部血流供应;(3)通过预弯曲和可调弯输送系统,装置可轻松抵达病变部位;(4)桥接技术简单易行;(5)内嵌分支无缝连接可避免内漏。
二、WeFlow-Tbranch?
单内嵌分支胸主动脉
覆膜支架系统
WeFlow-Tbranch?单内嵌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的设计初衷是腔内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可用于治疗近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和其它主动脉病变。由医院郭伟教授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组目标值法评价单内嵌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近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预计计划从20个临床中心纳入例需要重新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截至年5月8日已经纳入66名患者,其中38名完成30天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及分支支架形态良好,支架无移位,分支支架通畅,无I型和III型内漏。
(图-2:WeFlow-TBranch?单内嵌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
三、G-Branch?
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
G-Branch?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由2个内嵌分支和2个外翻分支组成,用于腹腔动脉(CA)和肠系膜上动脉(SMA)的分支直径10mm,用于肾动脉重建的分支直径7mm。4分支与人体内脏分支血管起始位置保持一致,支架主体在X线下可清晰呈现其4分支的标记部位。同时带有半释放装置,在支架植入半释放状态,可以调整位置,更利于支架的精准释放。并且2个内嵌分支支架内有两条预置导丝,可以使经锁骨下动脉入路后的鞘管更快捷精确进入主体内嵌支架内,也更方便的重建分支动脉。体外实验证明,在高度弯曲的情况下,2个内嵌及2个外翻分支仍然有很好的通畅性。G-Branch?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的术中关键步骤:(1)保证分支在正确位置;(2)半释放状态下,通过预置导丝建立CA/SMA轨道;(3)完全释放后,通过SilverFlow?支架型血管桥接CA/SMA;(4)然后建立肾动脉轨道并重建之;(5)按瘤体形态重建远端。
(图-3:G-Branch?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
目前,G-Branch?FIM研究已完成全部入组,所有患者均进入随访阶段。年10月~年03月,G-Branch?FIM研究共纳入15例患者,包括胸腹主动脉瘤、肾上主动脉瘤、肾周主动脉瘤和近肾主动脉瘤者。35.7%的病例有肾功能不全;平均手术时间分钟;造影剂注射ml;手术成功率%。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N=10):无Ⅰ/Ⅲ型内漏,无Ⅱ型内漏,未发生支架移位,未发生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术后1年随访结果(N=6):无Ⅰ/Ⅲ型内漏,无Ⅱ型内漏,未发生支架移位,未发生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
四、WeFlow-JAAA?
腹主动脉瘤支架系统
WeFlow-JAAA?腹主动脉瘤支架系统设计目的主要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其结构包括1个开槽、1个窗孔和2个内嵌分支分别用以CA、SMA、和RA的重建。开槽和开窗边缘有密封环设计用于防止内漏。该产品无需定制,可规格化生产。输送系统预置了3根导丝以快速建立分支动脉轨道。使用时主体经股动脉入路,到达预定位置半释放,由锁骨下动脉入路抓出预置导丝,重建SMA、CA和双侧RA,最后重建髂动脉。该装置目前可能的解剖适应症包括:(1)腹主动脉瘤体上缘距SMA开口下缘≥5mm;(2)瘤颈部成角60°;(3)基于主动脉中轴线,CA和SMA开口的夹角60°。FIM研究自年10月开始入组,目前已完成11例患者,随访时间从1-16个月不等,术后随访无I型内漏和III型内漏发生。
(图-4:WeFlow-JAAA?腹主动脉瘤支架系统)
五、G-iliac?
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
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设计目的是用于腔内重建髂内动脉。结构上由一个短分枝和一个不同直径的长分支共同构成。规格型号丰富,适配所有腹主支架品牌;长主体与腹主主体无需桥接髂动脉延长支架,减少连接点,降低内漏风险。G-iliac前瞻、多中心研究已完成,共纳入73名患者,包括55个腹主动脉瘤和18个孤立的髂总动脉瘤。整体通畅率为96.61%;技术成功率为89.04%;I型内漏3.39%;性功能障碍1.69%;臀肌跛行3.39%;支架内血栓形成3.39%。G-Iliac已获得CFDA的批准并正式临床应用。
(图-5: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
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的关键是创建良好的锚定区;而分支血管重建是创建良好锚定区的关键;开窗技术和分支技术是分支血管腔内重建的主流,但分支技术在避免内漏上更有优势,而内嵌式分支技术有更广泛的解剖适应症;上述设计的所有分支动脉重建技术都是基于器材的研发,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也形成了复杂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为世界腔内主动脉外科提供了重要支撑。
郭伟教授团队简介
郭伟教授,医院血管外科全*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教授,解放*医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生(后)导师。
长期从事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和保健工作。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是美国《JEVT》、《AVS》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著余篇;主编《腔内血管外科学》、主译《卢瑟福血管外科学》、《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学精要》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医学奖一等奖1项,*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年以来连续11年应邀为德国LINC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为美国C3大会、南美CICE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举办的“国际主动脉腔内修复课程”已培训来自11个国家的余位外国专家;近年来完成了多项世界首例创新性手术,包括“WeFlow-Arch”腔内重建主动脉弓、“G-Branch”腔内重建内脏动脉、“WeFlow-JAAA”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内转流辅助原位开窗重建主动脉弓”、“逆向分支技术重建内脏动脉”、”全降解铁基药物支架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等;理论与实践创新包括国际首创预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转归的“分型”和构建“主动脉腔内修复人工智能云平台AORTIST”等。
往期推荐
重磅上市?中国首创!郭伟教授团队: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正式临床应用
由郭伟教授领衔研发的“WeFlow-Arch?腔内重建主动脉弓技术”荣获FrankJ.Veith国际学会年度创新大奖
LINC
郭伟教授: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中国创新引领主动脉弓部疾病腔内治疗
LINC中国创新
郭伟教授:《WeFlow-JAAA?:新型近肾腹主动脉瘤支架系统》
LINCOral
郭伟教授:G-Branch?:让内脏动脉重建更简单
和大咖一起参加VEITH
郭伟:重建主动脉弓的中国方案——WeFlowArch?研发和体内应用经验
血管资讯学术会议专区
网址:xgzx.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