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伟教授和王宪伟副教授带领团队为一名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感染的患者成功施行手术。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移植物感染是毁灭性的并发症,预后极差,死亡率达90%,面对困难,血管外科团队齐心协力,历经10小时,为患者完成旁路手术,建立下肢血运通路,清理感染病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生活在广西省的唐先生是家中的顶梁柱,9个月前检查发现患腹主动脉瘤,并在当地实施了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手术。2个月前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随着病程进展,近期开始出现腰部胀痛,经检查:唐先生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不幸感染了。得知病情恶化后,唐先生辗转千里,医院血管外科王宪伟副教授。
王宪伟副教授接诊后,发现患者腹主动脉、两侧髂总动脉在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改变:局部支架外可见对比剂溢出,考虑支架内漏的可能;腹膜后脓肿形成;左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积液;伴有疼痛表现。
王宪伟副教授表示: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众多,包括瘤体破裂大量内漏、支架移位、脊髓缺血、入路血管损伤、移植物感染等。而腹主动脉支架感染以高热、腹痛为主,严重感染可导致腹主动脉血管受损、下肢血压偏低等。一旦支架发生感染,对患者的影响相当严重,因为感染细菌在支架里面很难清除,必须撤出体内才能清除掉。而在将支架撤出体内时,动脉瘤也要做相应的治疗,例如切取掉、断掉,还要进行搭桥处理,目前全球报道的本身腹主动脉支架感染发生率不高,为3%左右。
针对唐先生这种棘手情况,个体化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治疗成功的关键,抗生素治疗应贯穿全程。经过积极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后,血管外科专家开展大会诊,讨论结果为:目前患者手术指征明显,限期进行。
手术切除感染支架、清理感染灶并重建血流通路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在感染区域进行原位人工血流重建易使植入物发生感染,腋-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是目前治疗腹主动脉支架感染病例的主要方法,其优势在于可避开感染创面,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但是腋-股动脉搭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持续时间长,术中更是艰难的一关,这就要求主刀专家手术技巧娴熟、操作谨慎以及团队密切配合。
10月25日,王伟教授、王宪伟副教授、杨璞副教授及乐天鸣医师,与麻醉科、输血科联手,历经10小时,为唐先生成功实施了腋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股动脉-股动脉搭桥+腹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空肠瘘修补术。首先完成旁路手术,建立下肢血运通路,再清理感染病灶,手术非常顺利。
术后,血管外科诊疗团队并没有放松警惕,继续为患者进行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伤口愈合的情况。在团队的精心疗护下,唐先生情况日渐好转,现已康复出院。
出院一周后,跟踪随访前,血管外科病房竟接到了唐先生主动打来的电话,他开心地表示:“自己现在肚子不疼,也不发热,食量逐渐增加,睡眠、大小便都很好,整个人精神好了,走路也有劲儿了,非常感谢王宪伟教授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的精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