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在行走活动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或臀部无力、酸胀甚至疼痛,但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然而,继续行走活动一段时间后还会再次出现上述情况。许多人认为这是“人老先老腿”的正常现象,不当回事。孰不知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所致。
很多人可能以为动脉粥样硬化只会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却不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会累及全身动脉的疾病,它不仅累及心脑血管,而且还常常累及下肢动脉。
下肢动脉是给下肢输送血液和氧的“管道”,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生,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被输送到下肢的血液和氧就会减少,继而下肢肢体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之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慢性下肢缺血最常见的疾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0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二者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很多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在初期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随着动脉狭窄的加重,下肢远端肢体的供血不能满足持续的代谢需求,就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临床症状。
典型的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活动一段距离后就开始出现下肢无力、抽筋、劳累性疼痛,导致患者停止行走,站着休息几分钟就可以缓解,再接着继续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再次出现下肢无力、抽筋、劳累性疼痛等不适。不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胀、乏力、发凉等情况。
间歇性跛行可发生在单侧下肢肢体,也可以发生在双侧下肢肢体,常发生的部位为臀部、髋部、大腿、小腿或足部。根据堵塞动脉的位置不同,具体症状会有所不同。
主髂动脉病变的患者可能会有臀部或髋部的跛行,有些患者会合并有大腿跛行,行走活动后会出现臀部或大腿的酸胀、无力。这类患者查体时双侧股动脉搏动会减弱或消失。而在男性患者中,常常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累及股总动脉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可出现大腿、小腿的跛行现象。小腿跛行症状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运动后小腿酸胀、无力甚至疼痛,休息后缓解。足部的疼痛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原因是小腿部位的腓动脉、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的硬化狭窄闭塞造成的。
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查体,再结合肢体动脉压测量或血管超声或动脉血管CT等检查来进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诊断。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磷酸川芎嗪滴丸、灯盏花素滴丸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编辑:胡玉杰
校对:金迎英
审核:乔明、程婷芬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