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成功应用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治疗逆撕性A型夹层一例,手术效果满意,恢复良好。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2岁。术前CTA检查为一例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位,降主段真腔受压,夹层逆撕累积升主动脉。
术前CTA
术前重建
手术方案分析
原发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远端或降主动脉,假腔逆行撕裂累及升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称为逆撕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对于这类特殊的主动脉夹层病变,早期外科治疗多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植入术,但此类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随着TEVAR的出现与发展,向病变部位植入覆膜支架,封堵降主近端破口,诱导其远端假腔内血栓形成,其疗效较单纯的主动脉置换术更为理想,同时也可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负担。
在本病例中:?
1)患者LSA根部存在血肿,需要将锚定区前移至LCCA根部;
2)患者左椎动脉优势,需要重建LSA;
3)患者LCCA和LSA的间距很近,支架位置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遮盖颈动脉或不能彻底封闭内膜破口,导致手术失败;
针对上述三点,初步拟定手术方案为:
1)覆盖LSA和LCCA,通过烟囱技术或者开窗技术重建双分支,但是后期内漏风险高,远期稳定性差;
2)应用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支架近端锚定在LCCA根部,分支支架一体化重建LSA,颈动脉切开植入烟囱支架。
根据患者的解剖特征,结合各项技术的优势与风险,选择方案二。
手术步骤
1.术前评估
左侧椎动脉优势;
腹部脏器全部真腔供血;
夹层累及左侧髂外动脉,右侧髂总动脉,建议右侧入路。
根据以上评估数据,选用规格为C-的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
2.在建立导丝通路时,因夹层向下累及右髂总动脉,故右侧入路时导丝须确保经真腔通过。术前造影显示,导丝通路位于真腔,导入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系统。
3.将支架系统送至弓部,撤出软鞘,助手配合将分支牵拉至左锁骨下动脉,造影确认支架位置。分支支架定位环前缘的“o”显影点紧贴LSA开口近端,前后2个“o”显影点接近。
4.确保支架紧贴主动脉大弯侧,快速牵拉主体导丝以释放主体支架,牵拉分支导丝释放分支支架。
5.术后造影显示,夹层破口被有效隔绝,未见明显内漏,LCCA和LSA血流通畅,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复查
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支架紧贴血管壁,近端夹层被有效隔绝,假腔消失,LSA通畅,恢复良好。
术后CTA
术后重建
专家介绍
芮兴无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协会介入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临床外周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甘肃分会委员。从事介入治疗工作20余年。业务专长:肿瘤及外周综合介入,周围血管及胸腹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
荆磊
介入治疗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区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病专业甘肃分会委员,医院协会介入放射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血管外科委员,甘肃省技术标兵。常年从事主动脉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在院内完成多项开创性的技术。年完成近余例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
科室介绍
医院自年开始开展介入诊疗工作,3年成立独立的介入诊疗科,成为甘肃省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介入诊疗工作的科室。年成立拥有独立护理单元的介入医学科病区,现科室有病床20张,医护人员20人,其中医生7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年完成各类介入手术例数1例,能独立完成Ⅰ~Ⅳ级所有介入手术。近年来,科室注重周围血管及胸腹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年完成各种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余例,其中年完成胸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40余例。成为本地区血管疾病治疗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