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525/4394487.html相当于传统腧穴下关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张口即闭。侧伏或正坐位。合口取穴,在颧弓下缘,下颌髁状突的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图2-2)。具有清热泻火、舒筋活络的作用。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取健侧面瘫穴常规消*后,用2寸毫针直刺1~1.2寸,行泻法,其强度视病人的体质与忍受程度而定,待针感传至牙龈或嘴角处即可留针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2~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由于面瘫多与寒气阻瘀脉络有关,故此症如能加刺患侧鱼腰、四白、下关、颊车穴等效果更佳。对火盛者,以三棱针点刺患侧耳尖穴放血~5滴。对寒盛者,如能配以火针、点刺鱼腰、四白、下关、太阳穴等,图2-2面瘫穴效果更突出。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脉络虚寒,血行不畅,使外邪乘虚而人所致的一种面部疾患。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瘫最多见,发病年龄为20~4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病人表现为口角嘱斜,面肌麻痹,患侧眼裂增大,结膜充血,流眼泪,鼻唇沟变浅,并向健侧嘱斜,闭目不全,鼓腮时患侧漏气,吃东西时患侧咀嚼无力,并储有食物残渣等。此症属于祖国医学“口眼嘱斜、吊线风、歪嘴风”等范畴。下关穴,从解剖上来看与牙关的开阖关系十分密切,又因其位于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之下关。该穴系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之交会穴,主要有清热泻火、化瘀止痛、通利牙关之功效。长期以来,古代医学家一直视下关穴为治疗齿痛、口眼嘱斜等症的要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多数面瘫病人的下关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以健侧为明显,故作者多采用针健侧下关穴,灸或火针点刺患侧下关、鱼腰、四白、颊车穴等,具有温经祛寒、化瘀通脉之功效。汪某,女,6?岁,退休工人。于年9月4日就诊。病人于昨晨外出散步时,因感受凉风后自觉左侧面部沉紧感,继而出现口眼嘱斜至右侧,甚至刷牙时患侧漏水。检查:病人左眼裂变小,结膜充血,嘴角及鼻唇沟向右侧喝斜,脉沉弦,舌质紫红,苔薄白。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取健侧面瘫穴针刺,行泻法,留针0分钟,并配合患侧艾灸四白、颊车、下关、鱼腰穴等,每穴分钟,最后火针点刺患侧下关穴。治疗2次,病人未有明显好转,治疗4次后,病人感觉左面部温热感,口眼喝斜有好转,继续治疗次后,病人除了有轻度流眼泪外,口眼嘱斜基本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想持证上岗就点这里
医学类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