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从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形成机会。
2、抗凝: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抗凝的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同时要口服华法林。待华法林起效后可停用低分子肝素,然后根据查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华法林用量。服用华法林期间要及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因为华法林的个体差异很大。临床上有的病人服用3片才达到治疗要求,有的服用半片就已经超标了。
3、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可以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在血管破裂处或血管壁毛糙处加速形成凝血块,从而形成血栓。所以,临床治疗上要求抗血小板治疗,就要口服阿司匹林了。
4、溶栓:对于周围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发生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风险的患者,可以经周围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年Zimmermann主张在血栓形成2周内,仍可应用溶栓药物。
二、手术治疗: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则常需手术取栓。目前国内该术式国内已基本淘汰。那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怎么治疗会更好呢?请看下一条!!
2、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置管溶栓术(CDT):该手术方式就是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防治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也就像下图所示的这样了。
?????????
?????完????成了第一步,再就是要将溶栓导管放到血栓里。在溶栓导管中持续应用药物溶栓。
溶栓导管是这样的。
?????????
溶栓导管放到血栓里是这样的
其后在连续应用溶栓药物溶栓3-5天后再次行造影检查,如果溶栓效果好,就可以拔除溶栓导管并将下腔静脉滤器取出了。下边看一下置管溶栓前后的对比吧!
置管溶栓后的造影
最后如果溶栓后血管仍然狭窄,就要放置髂静脉支架了。像下边这样的。
单纯抗凝治疗后,虽然下肢深静脉主干血栓有再通的表现及侧枝的建立,但深静脉瓣膜功能严重受损,且髂静脉的再通率低,仅为1%,这是DVT形成后遗症的主要因素。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远远优于单纯的溶栓抗凝治疗。因此对于能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建议积极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置管溶栓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经临床治疗后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华法林治疗。嘱患者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最少6个月,并控制INR在2.0-3.0,因华法林的用量个体差别很大,所以要及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华法林的用量。术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均证实患肢深静脉血流通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并建议长期穿弹力袜治疗,以增加下肢静脉回流。
了解肝胆、腔镜、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及治疗,医院普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