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血管创新论坛(VINNOVA)于4月22日-23日在线隆重召开,大会期间,波士顿科学精心策划三大学术板块,涵盖下肢动脉、栓塞、静脉领域。
本期血管资讯特将返璞归真,共话创新器械新诊疗模式专场的精华内容及前沿理念整理分享,聚焦复杂病变下IntendedStent植入策略、Bail-outStent意义的探讨,通过理论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一齐探讨下肢动脉病变诊疗策略,欢迎阅读!
返璞归真,共话创新器械新诊疗模式
本场专题由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郭伟教授、医院郭大乔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医院姚陈教授、医院续慧民教授担任讨论嘉宾,上海交通大医院梁卫教授、大连医院亓明教授、医院*柳桓教授、医院张弘教授、重庆医院李凤贺教授、西安医院王吉昌教授担任演讲嘉宾,共话下肢动脉诊疗新模式。
PartI
复杂病变下IntendedStent植入策略
复杂病变下IntendedStent植入策略
梁卫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关于首选球囊还是支架,梁卫教授从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5个)RealPTX研究开始介绍,该研究选取股股腘动脉,R2-5,至少1根膝下流出道,随访6,12,24,36月,最后得出结论。术后1年内,两者无明显差异,1年后,DCB更易发生再狭窄。治疗策略应该首选球囊还是支架,治疗目的希望通畅率、管腔丢失率、TLR等指标表现优异,没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同时这些优异临床结果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但除了这些临床终点事件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患者症状、家庭及社会环境状况、手术时间、器械费用、造影剂用量、X射线曝光量等因素。梁卫教授提出治疗策略一定是根据病人疾病情况和病变进行相应选择,对于非支架区域、狭窄性、短段、非钙化处血管,在充分血管准备后首选球囊,而对于复杂性病变,如CTO、钙化、长段病变,在管腔充分扩张后,可不评判血管准备结果,植入涂药支架。血管准备结果的误判、漏判可能造成严重夹层、血管再狭窄,复杂股腘动脉病变涂药支架优于涂药球囊。新一代DES在Eluvia临床研究,也能获得较好的一年、两年通畅率,日本一项研究显示涂药支架三年通畅率也较满意。
DES数据学习与早期体验
亓明教授
大连医院
现今PAD发病率升高,腔内治疗依旧是首选,载药器材的发展提高了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效果。年欧洲血管外科指南内对药涂球囊和药涂支架有不同级别的推荐。亓明教授展示的病例为长段股浅病变,术中使用顺行逆穿技术,常规释放支架,术后5个月复查CTA,示右下肢支架内重度再狭窄,使用DCB即刻效果较满意,术后1年复查支架无明显再狭窄,2年依旧保持较好效果。虽DCB效果较好,且种类和规格较多,但DCB不能全覆盖下肢动脉,且药涂球囊药物释放过程与股腘动脉再狭窄的进程不匹配,DES的出现可能进一步提高下肢复杂病变的疗效,与DCB在一定意义上是互补的。亓明教授展示了两例使用DES的病例。一例左侧股浅动脉病变,先进行吸栓操作,后进行球囊扩张、DES支架植入,即刻效果佳,随访症状改善满意,患者通畅率满意。另一例为相对更短段股浅动脉病变,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明显,进一步释放药涂支架,术中术后随访效果皆满意。期待更好的管腔准备器材和策略更广泛使用。
药涂支架病例分享2例
*柳桓教授
医院
*柳桓教授带来两例病例分享。第一例为65岁男性患者,6年前左股浅动脉狭窄闭塞,植入裸支架一枚,随访过程中,右股浅动脉病变进展迅速,出现右股浅动脉闭塞,Rutherford3级,TASCD级病变,该病例长段闭塞、钙化严重,于是决定置入药涂支架。第二例为61岁男性患者,右髂外动脉闭塞,双股浅动脉闭塞,Rutherford3级,TASCC级病变,虽然是中段闭塞,钙化也不严重,但术中开通困难,于是放置药涂支架。两例病例即时效果佳,随访中皆支架通畅。长段病变,尤其是钙化严重病变,药涂支架可能临床效果更好。药涂支架的临床试验数据也不错,尤其是长段病变,但是从统计数据上看,医生选择药涂支架的比例仍然较少,主要是担心股动脉支架断裂的问题,期待支架设计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PartⅠ讨论环节
续慧民教授
虽然载药球囊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药物本身对血管的作用,但是在选择载药球囊的口径时选择会比普通球囊直径更大的。但是在补救性支架规格的选择上,依旧选择传统支架相应大小规格,补救性支架的通畅率低的原因我们通常认为是由于病变复杂,那么是否会有支架口径上选择的影响?
梁卫教授
确实新一代涂药支架直径选择只有6mm。首先是适应症,支架为了适应最小血管直径,如果oversize过大是不利的,效果不佳。第二,由于涂药支架的缓释药物成分,可以抑制炎性反应,抑制内膜增生,从这个角度对于涂药支架的规格容忍度可以更大。第三,过去的涂药支架有不成功的经验,从5年临床结果资料看,如果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没有解决的话,也会影响支架再通,所以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