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介入治疗学与传统的内科和外科,并列为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整体而言,介入治疗具有精准、微创、高效、适应范围广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介入治疗VS内科治疗
优点主要体现在:药物直达病变部位,不仅能大幅提高作用部位药物浓度,提高疗效,还能因用药量减少而降低全身副作用的发生。
介入治疗VS外科治疗
优点主要体现在:介入治疗无创口或创口小,多数情况下仅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能完成治疗;对患者只需进行局部麻醉,大大降低了麻醉的风险性;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很小,患者恢复快;相比其他手术,介入治疗对于不耐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同样能起到很不错的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种类繁多,可以概括五个字:
灌——将药物经导管直接灌入病变部位。
堵——将栓塞剂经导管送入需要堵塞的血管,止血或饿死肿瘤。
通——用球囊、支架疏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或其他管道。
消——用射频、微波、冷冻、粒子等插入肿瘤直接消除病灶。
取——通过穿刺针,取出身体深部的病变组织,明确病理诊断。
介入治疗通常用于哪些疾病?
肿瘤性疾病
如肝癌、肺癌、肾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肝血管瘤、肝肾巨大囊肿、子宫肌瘤等;
血管性病变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等,颈内动脉狭窄、急性脑梗塞、糖尿病足、下肢闭塞性脉管炎、脑动脉瘤、内脏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
出血性疾病
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大咯血、肿瘤或外伤引起的肝脾肾等脏器出血、妇产科疾患致子宫大出血、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等;
非血管性疾病
食管、气管狭窄、肠梗阻、胆道梗阻(梗阻性*疸)以及输尿管狭窄等;
妇产科疾病
子宫腺肌症、切口妊娠、输卵管堵塞所致的不孕症等;
疼痛
腰腿痛、晚期癌痛等。
大多数介入治疗术前患者无需禁食,术中局部麻醉,患者无疼痛感,术后可以正常饮食,第二天便能正常下床活动!
让微创与精准医疗深入人心,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微创介入,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