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医院
王奶奶今年73岁了,年轻时曾是码头的搬运工人,身体一直很好,退休之后也还硬朗,平时带孙子、外地游玩都可以活动自如,抱小孩上4-5层楼、爬山涉水一点也不喘气。然而,这几个月来,不知为何活动后总是觉得喘气、气不够用(快步走米、爬两三层楼梯后就特别明显)。
王奶奶和家人都十分着急,医院反复就诊,抽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做了胸部CT平扫、心脏彩超检查未见明确病变。
医生反复追问病史得知,原来由于家人病逝,王奶奶近期心情低落,结合检验检查结果,考虑她极有可能是焦虑导致的呼吸困难(心因性呼吸困难)。家人顿时松了一口气,找到病因了,原来是“心事”导致的呼吸困难。
然而,经过一个阶段的抗焦虑药物治疗,王奶奶呼吸困难的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活动耐量反而进一步下降,以至爬1层楼梯后便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王奶奶慕名来到广州医院呼吸内科肺血管专业组刘春丽教授门诊就诊,刘春丽教授仔细听完王奶奶病史后,给她查了个指脉氧,发现指数偏低,难道真的是心因性呼吸困难吗?导致呼吸困难的病因都排查了吗?
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奶奶住院接受更为详细的检查,发现她反复活动后呼吸困难、血氧偏低、D二聚体升高,“这很可能就是肺栓塞啊!”刘春丽教授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肺动脉静脉CT造影检查(CTPA)发现,患者的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多发血栓,考虑肺栓塞。
入院当天王奶奶就开始针对肺栓塞进行抗凝治疗,用药第二天王奶奶就表示呼吸困难情况有所好转。家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原来不是“心事”竟是“栓事”惹的祸。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全球第3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国外文献报道,VTE年发病率为2/,我国VTE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从年到年,PE发病率从1.1/10万人攀升到6.3/10万人,且住院后新发VTE病例数逐年增加。VTE因其临床表现不明显,漏诊误诊率高,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
什么人容易得血栓?
长时间因住院、手术(骨科手术尤多见)及长途旅途限制运动的人群,肥胖,有易栓症家族史,妊娠,75岁以上高龄人群,肿瘤,急性感染,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人群更容易得血栓。
血栓有什么危害?
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以导致皮肤发红、肢体局部疼痛、不对称性肢体肿胀,病程长的患者可逐渐进展为血栓后综合征(PTS),PTS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下肢溃疡等。
真实图片
血栓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回流到右心室,随后从右心室泵入肺动脉血管形成肺栓塞(PE)。PE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严重的PE患者可以在数分钟内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筛查血栓?
根据VTE部位不同,选择不同方式的检查筛查血栓。肢体部位DVT可通过静脉彩超、肢体静脉造影方法来判断是否有血栓形成;PE主要通过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等方式筛查。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IRTI)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成像检测技术,可无创伤、非接触、无辐射、快速、高敏感地筛查下肢DVT,是十分常用及重要的筛查及治疗评价手段。
得了VTE怎么办?
根据血栓部位、血栓负荷、严重程度,血栓治疗分为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是VTE治疗的基石,目前抗凝治疗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等)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疗程一般为3-6月,3-6月后应重新评估血栓,根据评估结果考虑是否延长用药时间,部分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
而当血栓导致血压下降、休克等危急情况时VTE患者需要启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迅速把血栓溶解,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稳态。
另外,当血栓部位在下腔静脉、髂静脉等近心端大静脉时,应先放置滤网,防止血栓进一步脱落回流到肺动脉系统。
血栓怎么预防?
避免久坐久站,持续4小时不动血栓风险明显增加;控制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原发疾病如肿瘤;对于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骨科手术后患者、长途飞行乘客、长期久坐久站司机、营业员等)建议穿弹力袜预防静脉血栓、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泵和足底静脉泵进行预防、必要时也可考虑启动预防性抗凝治疗。
梯度压力弹力袜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免责声明:本号之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将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请与小编联系进行处理。我们对所转载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文章观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