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寻找中医大家刘明以人为本扶正道温言良
TUhjnbcbe - 2023/4/25 18:27:00

大国医师小传:刘明,男,周围血管病科,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学科带头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专家委员会主委、山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山东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在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强调中西医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充分利用无创诊疗技术,、药物疗法与手术疗法相结合及非药物疗法相结合。

擅长运用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周围血管疾病。特别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大动脉炎、糖尿病性坏疽、雷诺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肢体淋巴水肿、丹*、急性淋巴管炎及血管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诊治经验。在周围血管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颇有建树,创造性提出“四畔理论”,研制出“凉血散瘀软膏”等有效方剂。

编著《周围血管中西医诊疗学》、《周围静脉疾病》、《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等20余部专著,发表论文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及厅级课题1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于自己当初选择走上中医这条路,刘明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喜和意外。“报考学校要参考分数嘛,我当时的分数刚好够得上中医学院,就顺理成章地学了五年医。毕业后分到外科,那时候外科其中一个分支就叫周围血管,而主任是全国著名的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他非常重视周围血管疾病,把病房分成了普外和血管两个组,后来逐渐分化出来,作为一名年轻大夫,我热火朝天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一干,就是36年。”刘明呵呵笑着,隐在镜片后的眼眸却在不经意间闪出奕奕神采。

年出生的刘明,赶上了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富裕,他从小体质偏弱,比起邻居家强壮的孩子总是略显单薄。小小的身影看在父母眼里,几许牵挂不禁爬上眼角眉梢,也更加坚定了双亲对他的殷切期许:去学医吧!学会保养自己,同时能够向更多有需要的人施以援手。

从现在的专业选择方面来说,专业的实用性和就业质量是考生追求的目标,报考热度高的专业一般都是工作性质稳定且体面、就业机会多的专业。“我当时也有这方面考量。”刘明说,“医生是很值得尊敬的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医学主要分为中医和西医两大方向,之所以选择中医,是因为我觉得中医更擅长治疗一些慢性病。”有段时间,母亲罹患慢性肾盂肾炎,为了避免持续注射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黑乎乎的药汤熬起来费事,喝起来酸苦涩辣,然而几十付药喝下去,母亲的病竟然治好了。“那个时候就对中医很有好感,觉得中医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那个时候对中医外科还非常不解,医院才给人做手术,中医院怎么会有外科做手术呢?”

心里埋下了好奇的种子,奔向中医药大学的脚步就显得格外迫切。学了中医才知道,中医在学科分类上,很早就已经有外科分支。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佗,能够开展一些脑外科、腹部外科手术。“医院外科看病有点相似,只是在手术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中药的内服外用治法,把中医的特色更有效地发挥出来。”刘明说。

一脚迈出去,刘明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缘分:当时山东省中医周围血管科名声在外,在山东乃至全国都屈指可数,这让他看到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前途;对于行医的人来说,就算是想为人民服务,首先也要有“人民”才行,医院科室的平台优势,病人纷纷来此投医,刘明的一身所学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有多热爱,曾经就有多痛苦。

刚进入中医学院大门时,面对扑面而来的古文内容、中医概念和理论,刘明颇为束手无策。“这些知识需要我们现代人重新解读,特别是那些与现代理念完全不相通的,接受起来非常难。”困难不独是刘明一个人的。作为中医的重要典籍,《伤寒杂病论》里提及太阳病、少阳病等概念,万不能望文生义。“当时张仲景写下这本书传下来,并没有解释很清楚,给现代人学习增加了很多困难。包括中医外科学,都需要我们用现代的理念、临床去跟中医的经典理论不停地揣摩和碰撞,要去‘悟’。年轻时背的很熟练,但不一定能彻底理解怎么去在患者身上活学活用。怎么来取得你想象中的疗效。方子就是那几位药,可偏偏你用错了没有达到应有的疗效,你能说是古人的智慧错了吗?”刘明神色不免肃穆,“一位合格的中医,必定是既懂中医理论、又有临床经验并且怀有济世救苦之心的明白人。关键就在一个字:‘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科以临床为要义,疾病可以本虚标实、里寒外热、真实寒假热、真热假实寒,就像李中梓《医学正宗》所讲: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而这些,都要从临床看病中去获得切身体会,并从中领悟到需要旁通而博采之,方可曲尽运用之妙。

既要识大体又要懂变通:独特的四畔理论与辨证论治

刘明开始专心致志地“鼓捣”起血管。

周围血管到底是什么?别说是“门外汉”,医院很多职工都对“周围血管病科”这个科室不求甚解。“一说到静脉曲张,大家应该都知道,像是腿疼腿凉、烂脚丫子,还有老百姓俗称的老寒腿,很可能就是动脉闭塞、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的。”刘明解释道。

周围血管,指的是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人体的组织除了指甲和头发,其他任何组织都有血管。把心脑血管排除之外,剩下的所有血管都叫周围血管。其实这个学科“管得很宽”。而所谓周围血管疾病,是外科疾病的一部分,主要累及四肢血管,这类疾病危害很大,严重的话会导致烂腿、截肢、残疾,病患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会引起肢体坏死,严重的会导致截肢,给家庭和患者个人带来很多痛苦。西医在这方面的治疗方案还不是很多,我觉得用中药研究这个疾病很有前途。”刘明说。

中医是个讲究经验的行当。在中医看来,致病原因与疾病的临床变现,错综复杂又变化无常,可以因人因时而异。刘明表示,同样是感冒,西医认为由病菌、病*引起,重点精力放在研究病源和微生物上;中医则是研究病人感染之后的临床表现和这个患病个体的特点、症状等,重点在于辨症求因。“拿新冠肺炎来说,有人感染病*后没有症状,但是有的患者就病重休克直至死亡。这说明生病干预的因素和发病机制往往都很复杂,中医无论内、外科,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很有经验,尤为擅长处理这些个复杂的问题。”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很好的弥补了局部微观层面看不清、摸不着的问题,临床看病,要有全局观、动态观,要会识大体,也要知道变通。

有诗云:“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描绘出傍晚时分万家灯火的繁华,加之钱塘江内过往船只灯火闪烁,场面蔚为奇观。与之不同的是,刘明也有自己亲手梳理挖掘出的“四畔理论”,沿用中医外科文献中大量关于通过病灶四畔的特征辨识不同证候、不同疾病及其善恶顺逆的诊断方法和“四畔疗法”,即着眼于纠正“四畔”的病理变化进行治疗和施药、施术于“四畔”的外治法。

随着经济条件日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水涨船高”,由于摄入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导致自身代谢性病变的人群容易患上一种“富贵病”,即糖尿病。当糖尿病发展到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时,由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动脉闭塞和皮肤微血管病变,一旦细菌感染,极易导致足部疼痛、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而糖尿病足病患者一般都合并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足病预后,甚至是这些患者死亡的原因。因此,对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医患双方尤为重视的工作。

“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国内患者超过一亿人。发展到糖尿病足,累及到周围血管,就不是单纯控制血糖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疏通血管、引流脓肿等一系列外科局部处理。”刘明介绍说,一旦出现痈疽疮疡,就可以根据“四畔理论”对其进行四畔辨证,应用“凉血散瘀治法”,在临床上应用四畔用药结合创面用药进行有效诊治。“不仅要认识病灶,还要了解病灶周围。”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刘明见过各种各样看上去颇为“酸爽”的病灶和组织,怎样把握那些肉眼可见的红肿热痛,如何将整体理念融入其中,中医将一个“度”字研究地很透彻。刘明表示,在我国现存最古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颐痈……勿尽傅,围一寸。干,复傅之,而以汤洒去药,已矣。”就描述了将药物围敷病灶四畔治病的四畔疗法。外科疾患以局部病灶为特征。四畔理论强调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病灶局部,更要重视与病灶紧密相邻的“四畔”部位的证候特征。四畔才是疾病病机变化的枢纽,四畔的发展变化标志着疾病痊愈、恶化、慢性迁延等发展方向。

四畔理论中“病在中,旁取之”的具体施治形式,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观,也凸显出“治病求本”的思想,根据四畔的病机特点制定治疗法则,通过“留头”、“围敷”等手段因势利导,异病同证同治,同病异证异治,将辨证论治的精神贯彻到底。这在刘明的中医周围血管病科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实践。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健康服务全周期

虽说肢体血管病在每个年龄阶段、种族地域、性别等都有易患人群,但是周围血管病科的医生还是会下意识地猜测病人职业。

比如厨师、医护人员、教师等久站的人群,司机、收银员、长时间上网等久坐的人群,亦或长时间不能休息、同时还要进行身体负重的体力劳动者等,都是易患静脉曲张的群体,其中,下肢静脉曲张表现出相对清晰的职业特点。“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容易降低远端肢体回心血流速度,血液淤积在肢体血管中,就会造成静脉曲张。对于这部分群体,可以有意识地提提足跟、收缩一下肢体肌肉,经常动一动,就能有效预防这个疾病。”

另一种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和下肢的大中动脉,导致下肢血液供应减少,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等典型缺血性症状,严重者可能引起患肢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等症状。多发生于50多以上人群。

静脉血栓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下肢或骨盆深静脉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一旦血栓足够大、足够多,就会引起猝死,成为继心梗、脑梗之后的致人突然死亡的第三大因素。该病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早期预防是关键。

在中医看来,无论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肺栓塞,还是可导致严重局部病变的静脉曲张、引起残疾或截肢的“腿梗”,都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一方面,很多疾病是可防的。另一方面,千万不能把小病变成大病,腿上的血栓要了命,这是很得不偿失的。”刘明表示任何一种病都不是凭空得的,虽然大多数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病理演变过程复杂,但是临床上这类疾病的发生都有一些诱发因素和致病原因,尽量靶点前移,预防为主。通过消除或削弱这些因素,增强机体抵抗力,对预防周围血管疾病非常重要。即使疾病发生,经采取防治措施后,症状也会相应减轻。

生病了就要及时诊治。刚进入外科工作的年轻医生,会接手几项基础工作:写病历、换药、与病人家属谈话签字。21岁刚工作时,刘明热情高涨,兢兢业业,跟病人家属谈话时,也能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有一次接诊一位罹患胃癌的病人,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前刘明照例告知家属,这项手术将在怎样的流程下开展,有多大的风险。话音未落,患者家属神色哀痛,泣不成声。,眼泪落到衣襟上,也滴在刘明心里。“虽然这是一个职业,却不是个简单的工作,关系着人命和家庭幸福,牵扯着亲属的情感。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身上背负着极其巨大的压力,那种神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刘明言辞恳切,“饭做不好可以再做,发型理不好可以重理,但是手术一旦失败,人可能就没了。我们是病人的生存希望和精神支柱,既然做了医生,就要把这个初心和情感投入到病人身上,设身处地去理解病人,与患者家属做好充分沟通,在追求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全力提升共情能力的‘武力值’。”

误解一定会有,但是在同事、患者亦或家人的眼里,刘明从不会轻易发脾气。都说做医生很有成就感,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从不会治病到把小病治好,到能治大病,再到教书育人编写教材,刘明的成就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层次。

某天凌晨时分,一个车祸伤员推进手术室,无影灯下,伤肢露出骨茬,血肉模糊,那只病脚颜色苍白,皮肤冰冷。关键的是重新修复断裂的血管,动脉被精准找出,缚扎住血管两端,内膜和外膜接连修复,再对血管进行吻合。这是一场无声的“战役”,手术室的温度仿佛都随之下降,周围血管病科医生有“鹰眼狮心女人的手”之称,沉着、冷静、超强体力和超高智慧在无影灯下摆开“战场”,分秒必争。缝合完毕,松开血管两端,血液在其中畅通无阻,断肢血管复跳了,温度回升了,手术在这一刻已经可以宣布成功。

在行医过程中获取的成就感除了手术成功,在刘明看来,还有顺应患者需求、履行教学责任。

在近十年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方法中,微创介入血管治疗与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以及病人恢复快等优点,使得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为了迎合这一学科发展趋势,满足病人花费低、痛苦少的需求,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开设了无创检查室,B超等各种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借助仪器拓宽视野,能够在无创基础上做出合理诊断,将经皮经腔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PTA)、腔内血管支架植放、动脉硬化斑块旋切、激光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术等应用于动脉扩张症、动脉阻塞性疾病、动静脉炎及部分静脉疾病的治疗,尽可能顺应病人需求,“态度好,认真负责任”“不乱开无用药”“热情周到,总是笑眯眯”“手术后亲自给我穿衣服”……留言板上写满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对刘明而言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从医37年,青葱少年如今霜染两鬓,昔日的学生成为今天的老师,刘明在带学生的同时开始着手创建有实力、有温度、有文化、有口碑的四有科室。跟看病一样,刘明把教师的责任看做“找到症结,引上正道”的过程,“在我的理念中认为,只要踏入这个门,就一定是抱着救死扶伤的志向来求学,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虽然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只要找到窍门、学习得法,就是可育之才。”刘明说。

“一定会被误解过。我相信不光是医生这个职业,其他服务行当的从业者也会遭遇到各种误会。”刘明语重心长地说,“有时候觉得在医患关系中,沟通是个很难的事。其实哪有医生想要把病人治坏的?初衷都是治病救人,讲究方式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鉴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要用过硬的医术、优质的服务、暖心的态度去一定程度上化解行业风险。”

潜心磨炼医术仁心,致力于成长为一名“精诚大医”,刘明与老师、学生们一道,尊时守位,知常达变,不遗余力扶正道,承古拓新立仁心。(陈鸣飞)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中医大家刘明以人为本扶正道温言良